赶尸匠阿笑

赶尸匠阿笑

作者: 笔落送鬼神

悬疑惊悚连载

“笔落送鬼神”的倾心著赶尸匠阿川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2025年写下这篇故这一派已经销声匿迹就只是一篇简单的回忆第一章:拜师湘西的深山秋风卷着枯叶在破庙似的祖屋外打油灯昏摇曳的火光将两道人影投在斑驳的土墙像极了传说中游荡的孤屋内供奉着一排排褪色的灵香炉里插着几根燃尽的残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艾草与朱砂混合的气老赶尸匠盘坐在蒲团花白的胡须微微颤一双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面前那柄铜他闭着仿佛在倾听什...

2025-10-24 10:42:38

2025年了,写下这篇故事,这一派已经销声匿迹了,

就只是一篇简单的回忆第一章:拜师湘西的深山里,秋风卷着枯叶在破庙似的祖屋外打转。

油灯昏黄,摇曳的火光将两道人影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像极了传说中游荡的孤魂。

屋内供奉着一排排褪色的灵位,香炉里插着几根燃尽的残香,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艾草与朱砂混合的气息。老赶尸匠盘坐在蒲团上,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

一双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面前那柄铜铃。他闭着眼,仿佛在倾听什么,

又仿佛只是在回忆过往。堂前,一个瘦弱少年低着头,双手紧攥衣角,指节发白。他叫阿川,

刚满十八岁,是山脚下最穷人家的孩子。今夜,是他正式拜师的日子。

“师父……”阿川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吞没,“我真能学会赶尸吗?”老赶尸匠缓缓睁开眼,

目光如古井般幽深。他盯着阿川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赶尸不是儿戏,

也不是你为了挣几个铜板就该碰的东西。这是通阴阳、走冥途的活计,稍有差池,

不但害了亡者不得安息,还会引煞上身,连累家人。”阿川身子一抖,嘴唇嗫嚅着,

却不敢反驳。“可……可村里人都说,学了这门手艺,就能带死人回家,

还能赚大钱……”他小声辩解。老赶尸匠冷笑一声,

拿起铜铃轻轻一晃——“叮”地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阿川吓得差点跪下。

“钱?你以为我们赶的是尸体,其实是‘魂’。”老人语气低沉,“每一具尸,

都曾是个活人。他们死在外乡,魂魄不散,只想落叶归根。我们做的,是送他们最后一程,

不是拿他们当买卖!”阿川低头不语,额上渗出细汗。他知道师父说得对,

可他也记得母亲病重时躺在草席上的样子,

记得族长儿子骑马从他家门口经过时扬起的尘土和讥笑:“穷鬼家的孩子,

这辈子也就配给死人抬脚。”“那你……肯收我为徒吗?”阿川终于鼓起勇气抬头。

老赶尸匠凝视着他,良久,叹了口气:“你不怕死人?不怕半夜听见棺材里有动静?

不怕走在路上,忽然发现身后多了个不该存在的影子?”阿川咬牙:“我不怕。”“假话。

”老人摇头,“谁第一次见尸都会怕。我当年也怕。但我父亲告诉我——‘怕,

说明你还活着;不怕,说明你已经快变成它们的一员了。’”阿川心头一震。“你想学,

我可以教你。”老赶尸匠站起身,从神龛后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

封皮上写着《赶尸秘录》四个朱红大字。“但你要答应我三件事。”“您说!”“第一,

终身不得泄露赶尸之法,除非找到真正的传人;第二,每逢初一十五,

必须焚香祭拜历代先师;第三……”老人顿了顿,眼神陡然锐利,“一旦入行,

便再无回头路。哪怕世人唾骂你是‘不洁之人’,你也得挺直腰杆走下去。

”阿川听得心惊肉跳,可心底却有一股热流涌上来。那是尊严,是摆脱卑微命运的可能。

“我答应!我全都答应!”他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个头。老赶尸匠扶起他,

语气缓了些:“好孩子。从今往后,你就住在这间祖屋里。明日起,

我教你画符、念咒、辨阴气、定方位。等你能独自完成一次‘回煞’仪式,才算真正入门。

”“谢谢师父!”阿川激动得声音发颤。就在这时,门外忽地刮来一阵冷风,

吹得油灯剧烈晃动,火焰几乎熄灭。檐角悬挂的五色布条无风自动,发出沙沙声响。

老赶尸匠神色骤变,猛地转身望向门口。“谁在外面?”无人应答。

阿川吓得缩了缩脖子:“师……师父,是不是风太大了?”老人没说话,

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符,咬破指尖,在上面迅速写下一道血符,随后贴在门框上方。

符纸微微发烫,旋即恢复平静。“今晚有人窥探。”他低声说,

“而且……不是活人来的方向。”阿川浑身僵硬:“什……什么意思?”“意思是,

”老赶尸匠缓缓坐下,重新点燃油灯,“这世上,并非所有想学赶尸的人,

都是为了传承技艺。有些人,是冲着‘控尸驭鬼’的力量来的。”阿川怔住。“记住,阿川,

”老人盯着他,一字一句道,“赶尸匠不是巫师,也不是妖道。我们是引路人,是守夜者。

若心术不正,哪怕学会了全套法术,也会被反噬。”窗外,乌云遮月,

山林深处传来几声凄厉的鸟鸣。阿川望着师父苍老而坚毅的脸庞,忽然觉得这间破旧的祖屋,

竟比任何殿堂都更庄严。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十里之外的茶馆里,

一个女人正望着夜空喃喃自语:“又要开始了……这一次,又能平安送回去几个?

”而在另一条山道上,一名身穿道袍的男子背着桃木剑踽踽独行,抬头看了看天象,

眉头紧锁:“七星倒挂,阴气聚顶……此地将有大劫。”夜色沉沉,命运的齿轮,

已悄然转动。第二章:茶馆夜风穿过山坳,吹得村口那棵老槐树哗啦作响。

月光被乌云撕成碎片,洒在青石板路上,像泼了一地的冷银。

阿川跌跌撞撞地冲进“翠娘茶馆”,衣襟沾满泥水,脸色惨白如纸。

门板“砰”地一声撞上墙,吓得柜台后的翠娘手一抖,茶壶险些摔在地上。“阿川?!

”她急忙迎上前,扶住少年摇晃的身体,“你这是怎么了?不是跟着师父出任务去了吗?

”阿川牙齿打颤,

出完整的话:“有……有东西……跟着我……它、它一直在后面……”他猛地回头看向门外,

黑漆漆的巷口空无一人,只有风吹动枯叶的声音,沙沙作响,像是有人在低语。翠娘皱眉,

轻轻拍着他的背:“别怕,先进来,外面阴得很。”她迅速关上门,插上木栓,

又从灶台边取来一块红布压在门缝下——那是老赶尸匠教她的避邪法子,虽不万全,

却能镇一时阴气。她拉着阿川坐到火塘边,往炉里添了几根柴,火焰“噼啪”一声跳起,

映得两人脸上忽明忽暗。“你说‘东西’,到底是什么?”翠娘低声问,眼神却已警觉起来。

阿川喘着粗气,

盖:“我们……昨晚去接一位死在百里外的同乡……回程时还好好的……可今早路过鬼哭坡,

那具尸体……突然转头看了我一眼!”翠娘瞳孔一缩:“不可能!尸身若未失控,

绝不会睁眼!你师父呢?”“师父说……是山雾太重,

我看花了眼……让我别多想……可刚才……我分明看见……有个影子,穿着寿衣,

在田埂上飘……它没有脚印……也没有呼吸声……就那么……跟着我……”话音未落,

窗外“咚”地一声轻响,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撞上了窗纸。两人同时僵住。

火塘里的柴火“咔”地断了一截,火星四溅。“谁?”翠娘厉声喝道,

顺手抄起灶边的桃木擀面杖——那是她特意请老赶尸匠开过光的辟邪物。无人应答。

只有风掠过屋檐,发出呜咽般的哨音。阿川全身发抖,

几乎要瘫软下去:“它来了……它真的来了……”翠娘咬牙,强作镇定:“别慌!

记住你师父教的,心乱则魂散,阳气就弱了!深呼吸,看着火!”阿川拼命点头,

死死盯着跳动的火焰,仿佛那是唯一的生路。忽然,

窗纸上传来一道细长的影子——一只苍白的手,五指张开,正缓缓贴在纸上。“啊——!

”阿川惊叫出声,整个人往后缩去,撞翻了小凳。翠娘猛地抓起火钳,夹起一块烧红的炭,

狠狠朝窗户甩去!“嗤”的一声,红炭撞上窗纸,竟冒出一股青烟,

还伴随着一声极轻的嘶鸣,像是某种东西被灼伤后退走。窗外恢复寂静。良久,

翠娘才敢靠近窗户,用火钳挑开一角窗纸——外面什么都没有,

只有湿漉漉的泥土和几片落叶。但她蹲下身,借着微光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泥土上,

赫然印着一只小小的、干枯的手印,指尖细长,指甲乌黑,不像是活人所留。

“这是……童尸的手印?”她喃喃道,脸色骤变。阿川瘫坐在地,

声音带着哭腔:“师父说过……禁忌之地不可擅入,

亡魂不可直视……我……我是不是犯了忌?”翠娘回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更多的是担忧:“你看到的,未必是你以为的。赶尸路上,最怕的是‘心障’——恐惧生幻,

幻化为实。可若真是有邪祟盯上了你……那就麻烦了。”她起身快步走到内屋,

从床底拖出一个旧木匣,取出一张黄符和一小瓶朱砂。“这是我留着应急的‘镇魂符’,

你贴在胸口,今晚哪儿也别去。”她一边画符一边低语,“等天亮后,我去祖屋找你师父,

这事不能瞒。”阿川接过符纸,指尖冰凉:“可是……师父会不会怪我胆小?

会不会不要我了?”翠娘停下笔,凝视着他:“阿川,你以为赶尸匠靠的是不怕鬼吗?不,

是敬畏鬼。你怕,说明你还活着,还有人心。真正不怕的人,早就不做人了。

”她将画好的符递过去:“收好。记住,夜里无论听见什么声音,都别开门,别答应,

更别回头看。”阿川用力点头,把符纸紧紧按在胸前。就在这时,

屋顶传来“咯噔”一声轻响,像是有人踩上了瓦片。两人再次屏息。片刻后,

一只乌鸦扑棱着翅膀飞过屋脊,消失在夜色中。翠娘松了口气,苦笑道:“许是野鸟罢了。

”可她心里清楚,这世上的事,哪有那么多“许是”。她望向门外深不见底的黑暗,

低声自语:“老东西,你徒弟惹上麻烦了,你再不来,恐怕就来不及了……”而此时,

在村外山道上,一盏幽绿的灯笼正缓缓移动,灯下,老赶尸匠紧握铜铃,眉头深锁。

他停在一株歪脖子老松前,低头看着地上新鲜的足迹——那是一串赤足的脚印,

却只通向茶馆方向,没有回来的痕迹。“孽障……竟敢动我徒儿?”他从怀中掏出一道血符,

咬破手指,在符上写下一行咒文,随即焚于灯前。火光一闪,风中传来一声遥远的哀嚎。

他知道,有些债,迟早要还。而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第三章:道士湘西的山道蜿蜒如蛇,

雾气在清晨的林间游走,像一层薄纱缠绕着青石小径。露水打湿了草叶,

也沾湿了神秘道士的灰色道袍。他肩背桃木剑,手持一柄黄纸符幡,

脚步沉稳地行走在崎岖山路上。忽然,前方树影晃动,一个少年从灌木丛中跌跌撞撞地冲出,

脸色惨白,嘴唇发紫,几乎站立不稳。“哎!”道师伸手扶住他,“小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阿川喘着粗气,抬头看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眼中顿时浮现出一丝希望。“大……大师,

救我!有东西……一直在追我!”道师眉头微蹙,指尖轻搭在阿川手腕上,只觉脉象紊乱,

阳气虚弱,阴寒之气已侵入经络。“你走的是哪条路?”道师沉声问。

“我……我是从老赶尸匠那里出来的,师父让我送一封密信去南岭村……可走到半路,

总觉得背后有人跟着……回头又没人……再走几步,就听见脚步声,

还……还有低语……”阿川声音颤抖,双手紧紧抓住道师的衣袖,仿佛那是唯一的依靠。

道师凝视着他,缓缓点头:“此地阴气极重,寻常人不该夜行山路。你师父是何人?

”“他是……赶尸匠张老三。”阿川低声说出这个名字时,像是怕惊动什么。

道师眼神骤然一凛,轻叹一声:“果然是他。二十年前,

我师兄曾与他同修过《玄阴引魂术》,后来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没想到,

这门禁术竟仍在流传。”“禁术?”阿川瞪大眼睛,“可是师父说,

赶尸是为了让客死异乡的亡魂归葬故里,是积德的事啊!”“初衷或善,但手段逆天而行。

”道师摇头,“死者当安眠,强行驱其尸身行走百里,扰乱阴阳秩序,必招灾祸。

你们昨夜可曾遇雷?”阿川一愣,随即想起:“昨晚回程时下了大雨,

闪电劈中路边一棵古树……师父念咒稳住了尸傀,但我……我没记住口诀……”“那就是了。

”道师神色凝重,“雷属阳,击破阴阵,极易引发尸变。若非你师父法力尚存,

恐怕已有无辜丧命。”阿川低下头,满心羞愧:“我……我太没用了。我想学好,

可每次看到尸体站起来,我就忍不住害怕……”道师看着这个瘦弱少年,

目光渐渐柔和下来:“怕,说明你还活着。不怕的人,才最危险。”他取出一张朱砂符纸,

贴在阿川胸口:“这是我画的‘镇魂符’,能护你心神七日。

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不要再独自走夜路送信,更不可深入荒坟野冢。

”“可是师父交代的任务……”“任务重要,性命更重要。”道师语气坚定,“你若出了事,

谁来劝你师父收手?谁来阻止更大的灾难?”阿川怔住,

许久才喃喃道:“您……真的觉得赶尸不对吗?村里人都说,

师父是在做善事……那些死在外面的人,没人给他们收尸,

只有师父肯带他们回家……”道师沉默片刻,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

悠悠道:“我也曾见过一位母亲,跪在雪地里哭喊她儿子的名字。那孩子战死边关,

尸骨无存。张老三将他‘送’回了家,可那具行尸进门那一刻,老太太扑上去抱住,

结果被尸爪划破喉咙……当晚暴毙。”阿川浑身一颤:“这……这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因为真相往往被掩埋。”道师收回目光,“孝心可贵,但以邪法达成,终成恶果。

天地有律,生死有序,逆之者,必遭反噬。”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两人转头,只见翠娘披着蓑衣匆匆赶来,手中提着一只竹篮。“阿川!可找到你了!

”她一见到阿川便松了口气,随即看向道师,微微欠身,“多谢道长出手相救。

”道师稽首还礼:“这位施主体内阴气未散,需饮一碗姜附汤驱寒。”翠娘点头,打开竹篮,

递上一碗热腾腾的药汤:“我在茶馆煎了一早,就怕他出事。”阿川接过碗,手还在抖。

翠娘轻轻拍他的肩:“别怕,有我们在。”道师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

他本欲劝服张老三罢手便离去,此刻却犹豫了。“你们都知道赶尸的风险?”他试探问道。

翠娘苦笑:“我知道。但我丈夫也是死在外地,若不是张师傅把他带回来,

我连坟都不知道往哪儿拜。这行当脏、吓人,可对有些人来说,是最后一点念想。

”道师默然良久。这时,天空忽地响起一声闷雷,乌云翻滚而来。“不好!”道师猛然抬头,

“今晚又有雷雨,若再有尸队上路,极易失控!张老三现在何处?

”“他……他今天要带三具尸首回黔阳。”阿川慌忙回答,“已经出发两个时辰了!

”“糟了!”道师一把抓起桃木剑,“快带我去追!若不及时布阵压煞,一旦尸变,

方圆十里都将陷入阴潮!”“可……可是师父不让外人插手……”阿川迟疑。

“等你师父酿成大祸,就晚了!”道师厉声道,“你若还敬他为师,就该帮他避开劫难,

而不是眼睁睁看他堕入魔道!”阿川咬紧牙关,终于点头:“我……我带您去!

”三人疾步奔上山路。风渐起,林中鸟雀惊飞,

远处隐隐传来金属铃铛的响声——那是赶尸匠手中的引魂铃。道师握紧剑柄,

低声自语:“师兄……若你还在这片山水之间,请助我一臂之力,莫让执念化作灾殃。

”山风呼啸,卷起一片落叶,仿佛回应着某种古老而沉重的宿命。第四章:冒险夜色如墨,

笼罩着湘西群山之间的小村落。村口那盏昏黄的油灯在风中摇曳,映出斑驳的人影。

茶馆里人声鼎沸,火塘边围坐着几个猎户和挑夫,正喝着烈酒,

谈论着近日赶尸队出事的传闻。“听说老赶尸匠那徒弟阿川,在回程路上差点被僵尸扑倒?

”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压低声音道。“可不是嘛!要不是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道士救场,

怕是连命都保不住。”另一人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敬畏与幸灾乐祸。就在这时,门帘一掀,

冷风灌入,一道笔挺的身影走了进来——李怀安。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洋装西装,

脚蹬锃亮皮鞋,手里还握着一根雕花手杖,金丝边眼镜在油灯下泛着光。

这副打扮在这穷乡僻壤显得格格不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位公子……是城里来的吧?”翠娘从柜台后抬起头,眉眼含笑地迎上去。“正是。

”李怀安摘下帽子,微微一笑,“久闻湘西赶尸奇术,今日特来开开眼界。”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忍不住嗤笑出声。“赶尸?那是阴间的事,可不是给你们这些少爷小姐玩的游戏。

”李怀安却不恼,反而朗声道:“正因为是‘阴间的事’,才更值得探究。

我读过不少西洋心理学、人类学著作,对这类神秘仪式极感兴趣。若能亲历一次赶尸过程,

回去定可写成游记出版,让世人见识真正的东方秘术!”翠娘眼神微动,

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角落里的老赶尸匠。老人坐在阴影中,抽着旱烟,烟斗火星忽明忽暗,

像一只沉默的眼睛。“年轻人,”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枯叶摩擦,

“你可知赶尸人走的是鬼路,背的是死魂?一步踏错,便是永世不得超生。”李怀安转身,

毫不畏惧地直视老人:“正因为危险,才更有意义。我不怕死,只怕一辈子活在书斋里,

不知天地之大。”老赶尸匠缓缓站起身,拄着拐杖走近几步:“你想看赶尸?可以。

但有个条件——若我答应带你同行,你就得听我的号令,不准擅自行动,

不准触碰任何法器或尸体,否则出了事,莫怪我没提醒你。”“成交!”李怀安伸出手,

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翠娘皱了皱眉,轻声道:“师父,真要让他跟着?

万一……”“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老赶尸匠打断她,目光沉静,“但他既然来了,

便自有因果。天意如此,躲不过。”李怀安当晚便留在茶馆歇脚。夜里风雨渐起,

窗外雷声滚滚,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安。翌日清晨,阿川背着招魂幡站在院中,脸色苍白。

当他得知今天要带个“城里少爷”一起上路时,几乎惊得把幡杆摔在地上。“师父!

这太危险了!他根本不懂规矩,万一在路上乱说话、乱指指点点……会激怒亡魂的!

”老赶尸匠拍拍他的肩:“你也曾是门外汉。人心如何,要看他自己选哪条路走。

我们只负责引路,不替人决定生死。”出发前,道师悄然现身,拦在村口。“施主,

昨夜我观星象,紫气东散,白虹贯月,大凶之兆。”他对老赶尸匠沉声道,

“这一行人中若有内心躁动者,恐引煞入体,祸及全队。

”老赶尸匠望向不远处正摆弄相机拍照的李怀安,眉头微蹙:“我知道你说的是谁。

但他既已立誓,我也只能信他一次。”道师摇头:“贫道不会阻你,但若事有不测,

我会出手。”队伍启程时已是黄昏。四具用黄符贴面、草绳捆缚的尸体被安置在竹架上,

由两名助手抬着前行。阿川举着招魂幡走在最前,口中低声念诵《引魂咒》。

李怀安紧随其后,一边记录笔记,一边小声提问。“这些符纸是什么写的?朱砂吗?

为什么每走七步就要撒一把糯米?”阿川紧张得不敢回头,

只闷声道:“这是镇煞驱邪的规矩,少问多看,别打扰师父做法。”山路崎岖,夜雾弥漫。

走到半途,李怀安忽然停下脚步,盯着路边一块刻着古怪文字的石碑。

“这好像是古苗文……写着‘禁地勿入’?”他凑近细看,伸手欲摸。“别碰!”阿川惊叫。

晚了。李怀安指尖刚触到石碑,地面猛然震动,四周林木无风自动,枯叶纷飞如蝶。

远处传来低沉的鼓声,像是从地底深处响起。“你闯了封印!”阿川脸色惨白,

“那是祖师爷设下的镇尸阵眼!”老赶尸匠迅速抽出桃木剑,

咬破手指在空中画符:“所有人退后!结阵护魂!”刹那间,阴风怒号,黑雾翻涌,

三具原本安静的尸体竟齐齐睁开了眼,瞳孔泛白,嘴角渗出黑血!“不好!

”道师从林中飞跃而出,手中铜铃急响,“尸煞已被唤醒,快撤!”李怀安呆立原地,

相机掉落泥中,浑身颤抖:“我……我只是想看看……没想到……”“现在不是道歉的时候!

”老赶尸匠怒吼,“趴下!闭眼!念清净心经!否则你会被夺舍!”电闪雷鸣中,

四人围成一圈,符纸纷飞,咒语交织。而那三具尸首缓缓坐起,

关节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朝着他们一步步逼近……第五章:任务夜色如墨,

浓得仿佛能滴下水来。山间雾气缭绕,月光被层层云翳遮掩,只偶尔漏下一缕惨白的光,

照在蜿蜒小道上。风穿过林梢,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像是亡魂在暗处低语。

阿川紧握着手中的招魂幡,指尖冰凉,掌心却满是冷汗。幡上的铜铃随步伐轻响,

每一声都像敲在他心上。他跟在师父身后半步之遥,脚步虚浮,仿佛踩在棉花上。

“记住咒语了吗?”老赶尸匠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从地底传来。阿川猛地一颤,

连忙点头:“记……记住了。”“背一遍。”师父没有回头,

依旧盯着前方那三具并排停在草席上的尸体——那是他们今夜要送回故里的亡者,

皆因战乱死于异乡,尸身僵硬,面色青灰。阿川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里的颤抖,

低声念诵:“魂兮归来,勿迷四方;踏月而行,归我故乡…… ”“再大声点!

”师父厉声道,“鬼听得见,人听不见,怕什么?你越怕,它们越不安!”“魂兮归来,

勿迷四方!踏月而行,归我故乡!”阿川咬牙提高嗓音,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惊起几只夜鸟扑棱飞走。老赶尸匠这才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黄纸符一道,口中默念几句,

轻轻贴在领头那具尸体额上。随即,他将一支牛角号递到阿川手中:“吹三声,短长短。

”阿川接过冰凉的牛角号,手抖得几乎拿不稳。他鼓起腮帮,

用力一吹——“呜——呜——呜——”号声划破寂静,余音未落,地面竟微微震动起来。

紧接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发生了。那三具原本静静躺着的尸体,四肢缓缓抽动,

脖颈僵硬地转动,眼睑一张一合,虽无神采,却分明有了动作!“啊——!”阿川惊叫一声,

踉跄后退,手中的招魂幡差点脱手落地。“站住!”师父猛喝一声,袖袍一挥,

手中铜钱剑凌空一指,“稳住心神!他们是死人,不是鬼!你是活人,岂能被亡魂吓倒?

”阿川浑身发抖,牙齿咯咯作响:“可……可他们动了!他们睁眼了!

”“那是‘启尸’之兆。”师父冷冷道,“赶尸术靠的是咒法、符箓与气运牵引魂魄,

若你不信,它便不听令;若你惧怕,它便反噬。记住,你是引路者,不是逃命的鼠辈!

”阿川喘着粗气,强迫自己站直身体。

他望着那三具缓缓起身、动作僵硬却井然有序排成一列的尸体,心中恐惧稍减,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敬畏。“走。”师父迈步向前,左手摇动引魂铃,右手持幡缓行。

阿川紧随其后,努力让自己的脚步与铃声同步。山路崎岖,尸队却走得异常平稳,

仿佛脚下有无形之线牵引。夜风拂过,幡旗猎猎,铜铃叮当,远处传来狼嚎,

却又似被某种力量隔绝在外,不敢近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天边乌云渐散,

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洒下清辉。就在这时——“咔!”一声脆响自队伍末尾传来。

阿川回头一看,顿时魂飞魄散——最后一具尸体的头颅,竟缓缓扭向他,嘴角咧开,

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师……师父!!”阿川失声尖叫,“它笑了!它在看我!

”老赶尸匠猛然转身,眼中精光暴闪:“不好!镇魂符松了!快念‘安魄咒’!

”“我……我忘了……”阿川大脑一片空白,双腿发软。“孽障!”师父怒骂一声,

疾步上前,正欲补符,那尸体却已猛然跃起,双臂直扑阿川!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金光自林中飞出,正中尸首胸口!“轰”地一声闷响,尸体如遭雷击,倒飞数尺,

重重摔在地上,抽搐两下,不动了。林间走出一人,手持桃木剑,身披青布道袍,

正是神秘道师。“贫道说过,此地阴气太重,非寻常人可涉足。”他目光扫过阿川苍白的脸,

“你也太莽撞了,第一次出任务,竟无护法之人在侧?

”老赶尸匠脸色铁青:“道长何故跟踪我们?”“并非跟踪。”道师淡淡道,

“而是察觉此处怨气冲天,恐有尸变之祸。果然,你这门技艺虽通幽冥,却逆天而行,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阿川瘫坐在地,

喃喃道:“它……它真的想杀我……”“它不是想杀你。”道师走近,蹲下查看尸体,

“它是被人动过手脚。你看这符纸边缘有焦痕,明显是被人用邪火烧过,削弱了镇魂之力。

”老赶尸匠瞳孔一缩:“有人故意破坏?”“恐怕是。”道师抬头,“而且,

那人知道你们今晚会走这条路。”三人一时沉默,山风呼啸,仿佛藏着无数窥视的眼睛。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香软桃花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