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只旧木箱被翻了无数遍,奶奶颤巍巍地捧出积攒的零钱,大多是皱巴巴的毛票,还有几枚硬币,在掌心摩挲许久,眼中满是焦虑与无奈。
叔叔则闷着头,西处找零工,装卸货物时,肩头被磨得皮破血流,也舍不得歇一歇,只为多挣那几十块钱凑学费。
入学那天,奶奶起了个大早,从柜子深处翻出一件洗得发白、改过尺寸的旧棉衣,给雨哲穿上,又仔细抚平衣角褶皱,嘴里念叨:“哲儿,好好念书,咱家指望你嘞。”
雨哲背着缝补多次的书包,小手被奶奶牵得紧紧的,走进那扇对他而言充满未知的校园铁门。
校园里,崭新书包、漂亮文具在同学们身上、桌上闪耀,雨哲低头看看自己打着补丁的袖口,悄悄把双手藏在身后。
课堂上,雨哲听得认真,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个字。
可每当课间休息,总有调皮孩子围过来,嘲笑他寒酸模样,推搡着把他挤到角落。
有一回,一个家境优渥的孩子扯着雨哲的旧书包,高高举起,叫嚷着:“瞧这破书包,早该扔啦!”
雨哲小脸憋得通红,伸手去抢,却被推倒在地,膝盖擦破,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时,班长林悦——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赶忙跑过来,扶起雨哲,瞪着那些捣蛋鬼说:“不许欺负人!”
还掏出手帕,轻轻擦拭雨哲膝盖上的血迹,小声安慰:“别理他们,咱好好读书。”
这小小的善意,像冬日暖阳,暖进雨哲心窝,他记住了那双清澈眼眸和温柔话语。
放学回家,雨哲放下书包就帮奶奶干活。
院子里,他学着奶奶模样,蹲在水盆边洗菜,小手冻得通红,水珠溅湿衣衫也不在意。
奶奶心疼,赶他去屋里写作业,他却执拗地摇头:“奶奶,我能行,我帮您。”
叔叔下班回来,常带回工地废弃的木板、铁棍,夜里在昏黄灯光下,敲敲打打,给雨哲做简易书桌、小板凳,木屑扎进手指,他毫不在意,只想给雨哲营造个好点的学习环境。
日子渐长,雨哲成绩愈发优异,奖状贴满墙面,奶奶逢人便夸:“俺家雨哲争气,将来准有大出息!”
可生活的磨难不肯罢休。
奶奶在一次劳作后,突然倒地,中风偏瘫,家里重担全压在叔叔肩头。
叔叔白天在工地扛水泥、搬砖石,晚上守在奶奶床前,熬药喂饭、擦洗身体,双眼熬得通红布满血丝。
雨哲看着奶奶病弱模样、叔叔疲惫身影,心似被重锤敲击。
他想退学帮忙,叔叔得知,第一次对他发火:“不许有这念头!
好好念书才是咱家盼头。”
雨哲含泪点头,学习更刻苦,还利用课余去捡废品、帮邻居跑腿挣零钱,悄悄塞给叔叔补贴家用。
学校组织亲子运动会,别的同学都有父母陪伴,雨哲形单影只。
林悦跑过来,拉着他手说:“咱一起组队!”
比赛时,两人默契配合,奋力奔跑,冲过终点那一刻,雨哲望着欢呼人群,泪水夺眶而出,既有赢的喜悦,更念及缺失的亲情。
林悦轻拍他肩:“你看,没爸妈陪,咱也能行!”
家中困境愈发凸显,奶奶病情反复,药费像个无底洞,叔叔西处借钱,遭人冷眼。
可即便如此,每到雨哲生日,叔叔总会从牙缝里省下钱,买个小蛋糕,插根蜡烛,祖孙三人围坐昏暗灯光下,奶奶努力牵动嘴角,叔叔笑着唱生日歌,雨哲闭眼许愿,愿奶奶康复、叔叔轻松、家有转机,烛光摇曳,映着三张满是风霜却坚毅的脸。
年关将至,债主上门讨债,凶神恶煞,叫嚷着再不还钱就搬东西。
叔叔满脸愧疚,不停鞠躬求情,保证尽快还钱。
待债主走后,雨哲抱紧叔叔,哭着说:“叔,都怪我,要是没我,您不用这么累。”
叔叔搂住他,眼眶湿润:“傻孩子,咱是一家人,有你,家才像家。”
这寒苦岁月,似被坚冰包裹,但家人相依、善意相伴,如冰下暖流,支撑雨哲在命运霜途踏出一行行滚烫脚印,未来莫测,可那盏叫“家”的灯,始终在暗夜为他亮着,盼他冲破阴霾,走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