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脸没有肥皂也就算了。
怎么连刷牙的东西都没有?
冬儿听见刷牙两字,仿佛明白了什么?
递给郭勇一根杨柳木枝郭勇呆呆的看着手中的木枝,问道,冬儿我说的是刷牙,你给我根儿木头干啥呀?
冬儿回答郎君,这就是刷牙用的呀。
郭勇问道,这根树枝怎么用啊?
冬儿开始给郭勇做起了示范,只见冬儿用他那小虎牙树枝的一头咬的毛毛躁躁,就开始往自己牙齿上揉搓看到这一幕,郭勇明白了,这哪是刷牙呀?
这是自虐呀,郭勇轻拍额头到算了东儿,你去给我拿点儿盐吧,我漱漱口。
冬儿也没多想。
便跑去旁边的小屋子拿出一个盐罐。
递到郭勇面前,郭勇打开盐罐。
刚要伸手抓。
可当他低头一看,这是盐。
郭勇问道。
冬儿呆呆的点了点头,对呀,郎君这就是严呀。
这眼怎么是一块儿一块儿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粗盐?
东儿听的一愣一愣的郎君言不都是这样的吗?
郭颖听完索性首接拿清水漱了漱口,便问道,冬儿,咱们这儿离城镇近吗?
冬儿点了点头道,咱们这是蓝田县。
离长安还挺近嘞。
郎君是要去城里吗?
看着冬儿扑灵扑灵的大眼睛。
郭勇就知道这丫头是想跟着一块儿去,郭勇也不置可否,带着就带着吧。
毕竟自己也不认识路不是郭勇点头。
你去收拾一下,咱们一起去城里看看。
小丫头欢呼一声,便去旁边的屋子叮咣叮咣的开始收拾了一番。
只见小丫头背上背着一个竹筐,里面不知道放了一些什么东西。
没打算问,可能是以为小丫头要去城里买什么东西,所以才背着竹筐,毕竟这年代没有塑料袋儿那一说。
待小姑娘收拾完,郭勇在前面走,冬儿在他旁边跟着郭勇扭头对冬儿道。
东儿你在前面儿带路啊,我在前面儿走算怎么回事?
东儿点了点头,对,哦,郎君不认识路。
郭勇轻轻摇头,他觉得小丫头脑子似乎不太灵活有点儿蠢萌蠢萌那种意思。
路上郭勇看着稀疏的庄稼地。
感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过既然想不起来,那就慢慢儿想吧。
走了没多大会儿就看到路两旁有不少面黄肌瘦的人在挖着野菜。
时不时还会蹦出一些蚂蚱就是蝗虫这东西在后世是美食,但是在这个时代就是人们眼中的洪荒猛兽,毕竟在大唐。
人们种的粮食交完税连自己果腹都不够。
再出现蝗灾,那就是纯纯的。
一饿饿死一大片的节奏。
郭勇一拍脑袋,终于明白自己忘记什么重要的事儿了。
冬儿跟自己说过,今年是贞观二年。
郭勇平时特别爱看一些历史书什么的,他自然知道大唐贞观二年出现了很严重的蝗灾。
不就是今年?
所以他本来打算去长安看看不夜城的,但现在他就打算想办法赚钱屯点儿粮食了,不然这两年在饿死了,岂不没地儿说理去?
于是东儿在前面儿走,郭勇在后面儿,慢慢的跟着。
大概走了有两个小时左右,他们才到了。
城门口儿看着前面排着不长的小队。
郭勇揉了揉冬儿的小脑袋,有些恼怒的问道。
东儿,这就是你所说的离城里不远。
冬儿呆呆的点了点头,对呀,不远呀,咱们才走了一个多时辰里。
怎么能算远呢?
我平时去山里摘野菜。
都要走两个时辰的。
郭勇有些心疼的揉了揉小丫头的头。
一会儿到了城里,我给你买糖葫芦吃。
冬儿杀人诛心的说道。
郎君有钱吗?
郎君平时不是不管家吗?
怎么会有钱的?
郭勇听着冬儿的小声嘟囔,他恨不得在冬儿的小脸上一顿揉捏。
他们主仆二人排了会儿队,守城士兵看了他们的户籍牙牌便放行两人进去。
看着长安城的街道路边叫卖的小贩。
郭勇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摇了摇头,把这些杂念排出脑外,他要想想怎么挣钱才对。
正当他漫无目的的陪着东儿东逛西逛的时候,他发现冬儿不走了,而是在一个卖菜的大婶儿旁边儿坐了下来,开始在地上铺了一块儿布,从他背的竹篓里往外拿着什么东西在摆着?
郭勇好奇的问道,冬儿,你这是?
冬儿昂起小脑袋到郎君奴这是在摆摊儿啊。
这是卢平时做的一些刺绣跟郎君出来就是为了把他们卖出去,咱们好补贴家用啊。
郭勇有些心疼的揉了揉面前这个小萝莉的脑袋,一个十三西岁的小萝莉就开始赚钱养家,而且还是为了养我。
我身为一个七尺男儿,岂能这般而且说出去也不好听啊,他还是我的丫鬟,我靠着一个丫鬟养着,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岂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