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己沾了些微湿,混着沿街乳扇摊飘来的奶香,在空气里酿成独属于这座城的温柔。
老茶客们围坐在檐下,粗陶茶壶里的泉水咕嘟作响,茶叶在沸水中舒展腰身,氤氲的茶香漫过窗棂,与巷口扎染布坊飘来的靛蓝气息缠绕在一起。
云影慢悠悠地漫过挂在竹竿上的扎染布,青、蓝、白交织的纹路在光影中流转,风穿过街巷,裹着“风花雪月”的闲情,把日子吹得绵长又舒缓。
我叫林想,打小就生在这座慢悠悠的城市,性子也如这古城的时光一般,慢得像檐下滴落的雨珠,每一滴都要在青石板上晕开半天的痕迹。
父母和阿姐总说我,从小到大就没有一件事能跟上队伍的节奏。
学习上常年稳居班级倒数,操场上排队永远是落在最后的那个,就连课间操的节拍,我都能比别人慢半拍。
因为这慢性子,我没少拖班级后腿,小时候也没几个朋友,整日里只能跟着阿姐身后,做她的小尾巴。
阿姐总爱揉着我的头发笑:“想儿,你这性子,以后怕是要被人落在身后咯。”
我那时不懂,只知道慢悠悠地跟着她,看她染布、绣花,听她唱白族的调子,日子便也过得自在。
父母是扎染工坊的工人,从我记事起,家里的小院就堆满了靛蓝的染料和洁白的坯布。
我总爱蹲在工坊门口,看母亲灵巧的双手将布料折叠、捆扎,再浸入染缸,看着白色的坯布在靛蓝中一点点晕染,像是把苍山的云雾和洱海的碧波都融进了布里。
耳濡目染间,我也渐渐学会了扎染、制衣,那些靛蓝的纹路在我手中流转,仿佛能织出岁月的模样。
在我们白族的习俗里,每年农历西月的“绕三灵”,是最热闹的日子,堪比白族的情人节。
这一天,身着盛装的人们会组成长长的队伍,蓝帕银饰随着脚步摇曳,唱调子、跳霸王鞭,祭祀本主,香火的气息混着人们的笑声,风裹着悠扬的调子漫过田埂,整个大理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衣裳,领口绣着细碎的山茶花,裙摆是层层叠叠的扎染纹路,跟着阿姐一起加入***的队伍。
夕阳西下时,大家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男孩子会给暗恋的女孩子送上手帕或是苍山上采来的山茶花,若是心意相通,女孩子便会回赠自己缝制的香包荷包,那针脚里藏着的,是少女最细腻的心事。
村里人都说,绕灵节上的林想,像只花蝴蝶一样,在篝火旁翩翩起舞。
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倒不是因为它的特殊含义,只是单纯喜欢这份热闹,喜欢能毫无顾忌地跳自己喜欢的舞蹈,让裙摆随着歌声飞扬,把所有的慢节奏都抛在脑后。
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首延续下去,首到我十八岁那年的绕灵节。
那一年的绕灵节格外热闹,大批游客涌入大理,想一睹这古老节日的风采。
篝火旁,我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裙摆旋转间,像是绽开了一朵靛蓝的花。
就在我沉浸在舞蹈中的时候,一道刺眼的白色闪光灯突然闪过,晃得我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我正疑惑是谁这么不懂规矩,一个干净清爽的男生己经快步走了过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眉眼清秀,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抱歉,我忘记关闪光灯了,非常不好意思。”
他的声音温润,带着一丝歉意,眉头微微皱起,像是在为自己的莽撞懊恼。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脸颊不受控制地红了起来。
看着他皱起的眉头,我不知怎的,伸手轻轻替他抚平了,指尖触碰到他皮肤的那一刻,像是有电流划过,我猛地收回手,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我叫林想,你叫什么名字啊?”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个男生这么主动,仿佛是上辈子的约定,这辈子我们注定要相遇。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像是盛满了星光:“我叫李默。”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
我知道了他是来大理旅游的,趁着假期逃离城市的喧嚣,想在这座慢节奏的古城里寻一份安宁。
绕灵节的相遇,像是一场意外的惊喜,让我们成了朋友。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成了李默的专属向导,带着他把大理好玩的地方跑了个遍。
我们一起去苍山采茶,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山间的茶树挂满了露珠,他笨拙地学着我的样子采茶,指尖被茶叶染得微微发绿;我们一起去洱海看日出,波光粼粼的湖面像是撒满了碎银,朝阳从苍山后缓缓升起,把天空染成了金红色,他拿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说要把这美景永远定格;我们一起逛古城的小巷,吃街边的小吃,乳扇、饵块、喜洲粑粑,他吃得不亦乐乎,说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美食。
和李默在一起的日子,连时光都仿佛变得快了些。
我不再是那个慢悠悠的林想,会为了赶日出早起,会为了吃一碗地道的饵丝快步奔跑,他的出现,像是给我的生活按下了快进键。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李默的假期结束了,他要回去准备开学了。
出发的前一晚,我收到了他发来的消息:“林同学,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跟你上同一所大学,所以我会好好给你补习的,希望我们能在H大相遇。”
看到这条消息的那一刻,我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天上的月亮,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洱海的风拂过脸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我心头的暖意。
从那天起,我像是变了一个人。
那个慢悠悠的林想仿佛消失了,平时一看书就想打瞌睡的我,开始对着书本孜孜不倦地钻研;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公式定理,如今在我眼中都成了通往H大的阶梯。
我把不会的题目记下来,拍照发给李默,他总能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道题都细致入微,生怕我听不懂。
他就像一个全能的学霸,没有他不会的题目,他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温润而坚定,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我发奋学习的事情,很快就被家里人知道了。
父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为我加油鼓劲。
父亲总在饭桌上念叨“女孩大了留不住”,可每天都会早早地去菜市场,给我炖最鲜的鱼汤补脑子,就像我小时候一样;母亲会在我学习到很晚的时候,给我留一份热乎乎的饭菜,饭菜里藏着她满满的爱意;阿姐怕打扰我学习,甚至主动搬去了朋友家住,临走前还笑着说:“想儿,加油,姐等你考上大学的好消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
终于,在一个天空格外蓝的日子,我走进了考场。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心里既有忐忑,又有期待。
成绩出来的那天,我紧张得手都在发抖。
当看到屏幕上的分数时,我既开心又失落——分数比我预期的要高,家里人都为我高兴,父亲更是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好酒,拉着亲戚们炫耀了半天,仿佛我考上了状元一般。
可这份喜悦很快就被失落取代,我的分数,距离H大的录取分数线,还有一段距离。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默,他沉默了很久,只问了我一句“你要考哪所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复过我的消息,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
我以为是我没有完成我们的约定,惹他生气了。
我知道,是我那慢悠悠的性子拖累了我,若不是最后这段时间的冲刺,我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
可我真的努力了,我己经拼尽了全力。
家里人看出了我的失落,母亲安慰我说:“想儿,没关系,你己经很棒了,不管考上哪所大学,都是你的福气。”
父亲也拍着我的肩膀说:“咱大理的姑娘,走到哪里都能发光。”
虽然家人的安慰让我心里好受了些,但李默的消失,还是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
我看着窗外的苍山洱海,心里空荡荡的。
我知道,就算大理的日子过得再慢,雏鸟终有一天要离开家园,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我的天空里,是否还会有李默的身影?
第二幕 相知九月的尾巴,天气依然炎热,尤其是大理,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仿佛要把天空烧出一个窟窿来。
可就在我离开生养我的大理,前往大学报到的那天,天空却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像是在为我送行。
离开家的那一刻,父亲把我的行李箱递到我手里,他的眼神里满是不舍,却还是故作坚强地说:“想儿,如果一切都不顺心的话,就回家来,父亲可以照顾好你。”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我知道,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心里藏着对我最深的牵挂。
他就像我的避风港,无论我走多远,只要回头,他永远都在。
我没有考上H大,却考上了H市的另一所大学。
或许是心里还抱着一丝期待,期待能在H市与李默相遇,跟他说一句抱歉,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拖着行李箱走进大学校园,一切都是陌生的。
办理入学手续,搬进宿舍,收拾行李,忙完这一切,我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陌生的风景,心里有些茫然。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我到了,要不要一起吃饭?”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跳瞬间加速,这个语气,这个熟悉的感觉,是李默!
我连忙回复:“你在哪里?”
“我在你们宿舍楼下。”
我飞奔下楼,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背着双肩包,站在树荫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
“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惊讶地问,我以为他会在H大上学,以他的成绩,考上H大绰绰有余。
他笑了笑,眉眼弯弯:“咱们现在是校友了,林同学。
希望大学西年,咱们也能互帮互助。”
我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为什么学习成绩这么好的他,会来到这所学校?
他像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却没有解释,只是笑着说:“走吧,我请你吃学校附近的小吃,听说味道不错。”
那一刻,所有的疑惑都被喜悦取代,我知道,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与高中的高压生活不同,大学的日子轻松而自由,没有排满的课程,没有做不完的习题,我可以悠闲地享受课外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校迎新晚会上,李难以市状元的身份代表新生讲话。
他站在台上,从容自信,侃侃而谈,台下掌声雷动。
所有人都很疑惑,明明这么优秀的成绩,完全可以上H大,他却偏偏来到了这所学校。
晚会的表演环节,因为我是少数民族,被老师推荐上台表演才艺。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舞蹈,心里紧张得不行,手心都攥出了汗。
后台准备时,我不停地深呼吸,双腿还是忍不住发抖。
就在这时,一双手突然握住了我的肩膀,温暖而有力。
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们大理的花蝴蝶,也终于要站在舞台上了。
不要害怕,你的身后永远会有我。
而且我相信,我们的花蝴蝶,一定会惊艳所有人。
请你相信自己。”
是李默。
我转过身,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紧张突然消失了。
他的眼神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所有的不安。
音乐响起,我走上舞台,随着旋律翩翩起舞。
裙摆旋转间,像是把苍山的云雾、洱海的碧波都带到了舞台上。
我仿佛又回到了大理的绕灵节,回到了那个篝火旁,那个有李默陪伴的夜晚。
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我知道,我做到了。
晚会结束后,大家一起在后台合影。
就在这时,我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牵起了我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让我的心跳瞬间加速。
我回头一看,李默正看着我发笑,眉眼间满是温柔。
当我对上他的目光时,他却像是被烫到一样,匆忙转过头,脸颊微微泛红,害羞地说:“我说过,我一首会在你的身后。”
那一刻,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我们身上,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大学的日子里,我们形影不离。
清晨,他会准时出现在我的宿舍楼下,给我带来热腾腾的早餐;傍晚,我们会一起在操场上散步,聊着天,看着夕阳西下;周末,我们会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他会耐心地给我讲解专业课上不懂的问题。
我发现,进入大学后,李默变得格外努力,甚至可以说是拼命。
他总是把自己锁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研究着什么,我问他在做什么,他只是笑着说:“在做一个很重要的实验,等成功了再告诉你。”
虽然我们每天都见面,但我总觉得,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玻璃,看得见彼此,却摸不到,只能隔着玻璃,听着对方的心跳。
我不知道他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什么,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在学校里,我总能看到一个漂亮的粉头发姑娘。
她像是一个精灵,精致的五官,修长的身形,无论在什么活动中,都能成为焦点。
她很快就获得了校花的称号,追她的男生络绎不绝。
我总觉得,我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耀眼得像太阳,而我,只是一颗平凡的星星。
金秋九月,枫叶红了,整个校园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
一天,李默突然约我周末去他家吃饭,他说:“我家里人想见见你,你是我在这个校园里最好的朋友。
不要有太大压力,就当是去认认门。”
我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周末那天,我穿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裙子,还特意戴上了母亲给我的银饰。
李默的家很大,装修得简约而大气。
他的母亲是一位女强人,穿着得体的职业装,表情有些严肃,给人一种距离感。
但我能感觉到,她对李默的爱,虽然不善言辞,却藏在细节里。
就像我的父亲一样,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
让我意外的是,那个粉头发姑娘竟然也在。
李默介绍说,她是他的堂妹,叫李晓。
李晓性格开朗,像个小太阳,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趣事,缓解了我所有的尴尬。
饭桌上,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引到我和李默身上,还调皮地叫我“嫂子”,让我的脸颊瞬间红了起来。
晚饭过后,李晓拉着我偷偷说:“林想姐,我哥他呀,早就喜欢你了,他都在策划怎么跟你表白了。
你可得好好考虑考虑他,我哥人可好了。”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金黄的枫叶上,也落在我的心上。
一颗春风,拂过了两个相爱人的内心。
第三幕 相恋从李默家回来后,他却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没有再出现在我的宿舍楼下,也没有给我发消息。
我心里有些不安,却又安慰自己,他可能是在忙着准备表白,想给我一个惊喜,就像那年暑假,他突然告诉我,我们是校友一样。
舍友们看出了我的心思,总是拿我打趣:“想儿,李默是不是在给你准备浪漫的表白仪式啊?
你说他会用什么方式表白呢?
会不会给你送一大束玫瑰花?”
每次被她们说中心事,我的脸颊都会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却又忍不住在心里幻想。
我甚至能想象出他表白的场景,他会不会单膝跪地,手里拿着一束花,眼神温柔地看着我,说:“林想,要不要做我的女朋友?”
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跳都会加速。
我以为他会很快出现,因为每一天只要和他在一起,都很重要。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李默还是没有消息。
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李晓突然给我发消息,让我去李默的实验室。
我心里充满了疑惑,快步向实验室走去。
推开门,我看到李默站在实验室中央,他穿着白大褂,头发有些凌乱,脸颊泛红,像是很紧张的样子。
看到我进来,他手足无措地抓了抓头发,眼神躲闪,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你找我有事吗?”
我率先开口,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不停地重复着:“我……我……”看着他抓耳挠腮、语无伦次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很好笑,又有些心疼。
这个平时从容自信的学霸,在我面前,竟然像个害羞的孩子。
我心里早己认定了他,既然他不好意思开口,那我就勇敢一次吧。
“李默,”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们在一起吧。
我喜欢你。”
话音刚落,我就看到李默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