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车炉火映星光,麻辣烫里藏匠心,首日惨淡无人问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次日黄昏,宋婉儿推着她那辆焕然一新的小车再次出现在夜市。

收拾东西时,她才发现了烧饼底下那张油腻的纸条。

小心王姐。

三个字,歪歪扭扭,却像一记重锤砸在心上。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涌动的人潮,精准地锁定在夜市中心位置最显眼的一个摊位上。

“王姐烧烤”。

摊位比别人家大了整整一圈,红底黄字的招牌在夜色里嚣张得晃眼。

一个烫着***浪卷、穿着紧身黑裙的中年女人,正叉着腰,用一口流利的方言训斥着一个烤串的小伙计,唾沫星子横飞。

她脖子上戴着一条粗金链子,在灯光下闪着俗气的光。

周围的食客和摊主,似乎都对此见怪不怪。

那就是王姐。

夜市里的女王。

宋婉儿收回目光,心里有了底。

她没时间去琢磨别人的敌意,活下去才是当务之急。

她深吸一口气,点燃了炉火。

今天的汤底,她做了调整。

除了牛骨,她还加了鸡架一起熬,让汤味更鲜。

香料的配比也微调过,去掉了那丝让她不悦的糊味,多了一缕回甘。

这是她作为顶级甜点师的本能,对味道的极致追求,己经刻进了骨子里。

“大哥,你这摊子开了多久了?”

宋婉儿趁着没客人,主动跟旁边卖煎饼果子的大叔搭话。

大叔眼皮都没抬,手上的活计不停,“十多年了。”

“那夜市里有什么规矩吗?

我是新来的,怕不懂事。”

“没什么规矩,好好做生意就行。”

大叔语气平淡,透着一股疏离,显然不想多谈。

宋婉儿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恼,又转向另一边卖糖水的阿姨,得到的也是同样不冷不热的回应。

她明白了,在这里,信任需要时间来换。

开张半小时,生意依旧冷清。

但宋婉儿不急,她从车下的保温箱里,端出了一盘用透明塑料盒分装好的小菜——冰镇酸辣青瓜。

这是她利用做甜点的技巧调制的酱汁,酸、甜、辣、麻,几种味道层次分明,最后还有一丝淡淡的果香。

她在纸板上添了一行字:“新品尝鲜,秘制凉菜,三元一盒。”

一个路过的女孩被那青翠欲滴的颜色吸引,好奇地问:“老板娘,你这麻辣烫还卖凉菜啊?”

“嗯,自己做的,尝尝?”

女孩买了一盒,用竹签扎起一根放进嘴里,眼睛瞬间就亮了。

她拉着同伴,惊喜地喊道:“快尝尝!

这个黄瓜好好吃!

跟别家的完全不一样!”

这声吆喝,比宋婉儿自己叫卖一百句都有用。

陆陆续续有几个年轻人被吸引过来,买凉菜的同时,也顺带要了碗麻辣烫。

“老板娘,你这汤底可以啊,喝着不口渴。”

“蘸料也香,再给我来一勺!”

零星的好评,像一颗颗小石子,投进了宋婉儿沉寂的心湖。

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叫卖声从不远处传来。

王姐烧烤摊的那个小伙计,端着一盘烤腰子,故意凑到宋婉儿的摊位旁,扯着嗓子大喊:“正宗大烧烤!

不好吃不要钱嘞!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那声音又尖又响,还带着一股浓重的孜然味,首接盖过了宋婉儿这边刚升腾起的一点热乎气。

几个正准备掏钱的顾客,被他吵得皱起了眉。

宋婉儿眼皮都没掀一下。

她只是默默地往一个客人的碗里多加了一勺花生碎,然后把碗往前递了递,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个小伙计,轻声问:“辣度可以吗?

不够我再给您加点辣油。”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客人耳朵里。

那份镇定自若,让周围几个看热闹的人都有些侧目。

小伙计自讨没趣,还想再喊,一辆卖烧饼的炉车“恰好”推了过来,挡在了他和宋婉儿摊位之间。

烧饼老李那张被烟火熏得黝黑的脸上面无表情,只闷声闷气地说了句:“借过。”

说完,他却不走了,慢悠悠地整理起自己的炉子,高大的身形像一堵墙。

小伙计悻悻地瞪了一眼,只好退了回去。

夜深了,人潮散去。

宋婉儿清点着收入,一百三十块。

虽然依旧不多,但比昨天翻了近一倍。

她收拾好东西,正准备推车离开,昨天那个说她分量“秀气”的眼镜小哥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朋友。

“老板娘,三碗麻辣烫,都要加辣!”

宋婉儿一愣,随即笑了。

等他们吃完,其中一个男生抹着嘴对她竖起大拇指:“老板娘,你这摊子肯定能火!

明天我们还来!”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宋婉儿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第一次感觉,这浓重得化不开的夜色里,似乎透出了一丝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