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一九七九

逆流一九七九

作者: 月崖烤翅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逆流一九七九》是知名作者“月崖烤翅”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赵春江王实乾展全文精彩片段:一部以“反套路穿越”为外以“现实主义官场商战”为骨以“国家基建”为血以“个人与集体哲学思辨”为灵魂具有开创性的现实主义寓言小

2025-10-31 14:20:37
头痛欲裂。

意识像是被扔进滚筒洗衣机,天旋地转。

赵春江猛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不是威尼斯人酒店套房那璀璨的水晶吊灯,而是一片斑驳、泛黄的天花板,几道裂纹如同干涸河床的遗迹,丑陋地蜿蜒。

一股混杂着发霉石灰、劣质消毒水和老旧木头的气味,粗暴地灌入他的鼻腔。

窗外,高音喇叭正以失真的激昂播放着革命歌曲,紧接着是清脆却嘈杂的自行车铃响,“叮铃铃”汇成一片,永无止境。

这是哪儿?!

他猛地坐起,剧烈的动作让他一阵头晕目眩。

低头,身上是一套粗糙、洗得发硬的蓝色棉布衣裤,触感陌生得令人心慌。

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架床,稍一动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恐慌如同冰水,瞬间浇透了他这个曾掌控百亿资本的身躯。

他踉跄下床,冲到靠墙的木质写字台前。

台上,一个印着红色“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白色搪瓷杯,杯口带着细微的缺口,静静地杵在那里。

镜子里,映出一张年轻、苍白、带着几分怯懦书卷气的陌生脸庞。

头发乱糟糟的,眼神里充满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惊惶与迷茫。

“不——!”

他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嗬嗬声,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洪水,凶猛冲撞着他的灵魂——前世记忆 香槟塔碎裂的瞬间,他在庆祝旗下又一个公司上市的盛宴上,于众人的惊呼声中向后倒去…觥筹交错,资本版图,全球市场…他是搅动风云的金融巨鳄,赵春江!

今生记忆 另一个“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刚刚顶替父亲岗位、从北大荒返城的知青。

揣着街道开的介绍信,住进这家国营第三招待所,准备明天去机械厂宣传科报道,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安与微弱的期盼…名字,也叫赵春江。

“我…顶替…返城…宣传科…” 镜子里那张陌生的嘴,无意识地嗫嚅着今生记忆里的关键词,声音里带着原主特有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畏缩。

“闭嘴!”

赵春江(前世)对着镜子低吼,眼神凶狠。

属于金融巨鳄的意志试图强行压下这具身体本能的反应。

一阵更强烈的眩晕袭来,两种记忆,两种人格,如同两股洪流在他的脑域里厮杀、争夺主导权。

他跌跌撞撞再次扑到窗前,用力推开那扇刷着绿漆、有些掉色的木窗。

外面,是1979年春天,龙汉共和国,临海市的清晨。

灰蓝色的天空下,是同样灰蓝色的街道。

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流,如同沉默的鱼群。

人们穿着蓝、灰、绿的中山装或工装,神情淳朴而充满希望。

马路两旁是低矮的楼房,巨大的白色标语异常醒目。

斜对面,“红星供销社”门口排着队。

一切都透着古老、陈旧,却又生机勃勃。

“完了…全完了…” 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响起,带着原主的绝望和认命。

“好不容易回城,怎么就…明天还得去机械厂报到,听说那里…闭嘴!

废物!”

另一个冰冷、强悍的声音立刻将其打断,属于前世的灵魂在咆哮。

“机械厂?

报到?

你在侮辱我吗?

看看这个世界!

遍地黄金!

这是老子的应许之地!”

他扶着窗框,手指因为双重意识的剧烈冲突而剧烈颤抖。

前世的辉煌与此刻的贫瘠形成巨大落差,几乎将他的理智撕裂。

他在窗前僵立了足有十分钟,任由两种意识在体内搏斗,任由那些嘈杂又充满生命力的时代之声将他淹没。

终于,他猛地关上了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他转过身,背靠着冰冷的墙壁,缓缓滑坐在地上,大口喘息。

汗水浸湿了粗糙的工装。

“得…得想办法活下去…先去厂里看看…” 原主的思维碎片还在试图影响。

“活下去?

你的格局就只是活下去?”

前世灵魂发出不屑的冷笑,强大的意志力开始如同熨斗般,强行抚平这具身体本能的恐惧和懦弱。

“听着,这具身体,现在归我主导。

你那些可怜巴巴的期望,给我滚到角落里去!”

他(前世)的眼神,从最初的混乱和挣扎,逐渐变得冰冷,继而燃烧起一种近乎疯狂的…狂喜!

他重新站起,走到房间中央,环顾这个简陋到极致的空间。

嘴角,开始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最终形成一个充满掌控欲的、野心勃勃的笑容。

“1979年…改革开放的元年…”他低声自语,声音因为激动和刚刚结束的内耗而微微沙哑。

他的大脑,那台曾经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风暴的超级计算机,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房地产!

互联网!

股票!

…一个个未来将创造无数财富神话的名词,在他脑中疯狂闪烁!

“可…可我们只有几十块钱…” 原主的意识微弱地提醒着现实的窘迫。

“几十块钱?”

主导意识嗤之以鼻。

“足够了!

在这个信息荒漠时代,老子脑子里的东西,就是无价之宝!”

他猛地攥紧拳头,骨节发出噼啪的脆响。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彻底压倒了残存的怯懦,充斥着他的胸膛。

“这一世,我不要只做富豪。”

他盯着镜子里那双越来越亮、越来越锐利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宣告,“我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

我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历史的书写者!”

之前的恐慌和不适,此刻全都化作了无尽的动力和贪婪。

他彻底镇压了身体原主的残留意识,完成了对这具皮囊的绝对掌控。

他迅速冷静下来。

雄心需要基石。

他搜遍了原主所有的口袋和那个破旧的帆布包,将所有财产倒在床上。

二十七块八毛钱。

几张皱巴巴的全国粮票。

一封盖着红章的介绍信。

看着那封决定原主命运的机械厂报道函,他嗤笑一声,随手揉成一团,精准地扔进了墙角的簸箕里。

格局太小了。

他将钱和粮票仔细收好,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别扭的蓝色工装,深吸一口气,拉开了房门。

他需要立刻确认这个时代的细节,并找到快速启动的契机。

走廊里同样简陋。

穿着白色制服的服务员正拿着鸡毛掸子清扫柜台,瞥了他一眼,没什么表情地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提醒:“介绍信快到期了吧?

记得去单位报到。”

“去单位…报到…” 残存的意念让他脚步微微一顿。

“我们的路,不在那里。”

强大的主意识立刻斩断了这丝犹豫。

他含糊地应了一声,目光坚定地投向招待所之外,大步走了出去。

他融入那灰蓝色的人流,刻意放慢脚步,敏锐地观察着一切。

路边的宣传栏,商店橱柜里陈列的商品,人们交谈的只言片语…所有信息都在飞速汇入他的脑海,与他记忆中的“历史”相互印证。

抬眼看到街道对面的临海市人民银行储蓄所。

他不禁暗想:“储蓄所,大概就是这个年代最多钱的地方了吧,进去转转。”

储蓄所里人不多,柜台是厚重的木框镶嵌着玻璃。

穿着深色工装的工作人员在柜台后不紧不慢地打着算盘。

赵春江没有去排队,而是冷静地扫过大厅。

很快,他锁定了一个西十多岁、穿着崭新藏青色中山装、神色精明中带着一丝焦急的中年男人。

他正在“汇款”窗口前,从鼓囊囊的公文包里取出厚厚一叠钱。

就是他了。

赵春江不动声色地靠近,在王实乾办完手续转身时,状似无意地与他擦肩,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开口:“老哥,汇钱呢?

听说鹏城那边,很快就要有关于侨汇投资的新政策了,利息补贴…高的吓人。”

王实乾浑身猛地一震,如同被电流击中。

他倏地转过头,精明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警惕,随即爆发出骇人的光芒。

他一把抓住赵春江的手臂,力气大得惊人,几乎是将他拽到了大厅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小兄弟!”

王实乾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急切,“这话可不能乱讲!

你从哪儿听说的?

具体……具体是什么政策?”

“鱼上钩了,就知道,这年代跑南边、嗅觉灵敏的“倒爷”,对政策风向的渴求,就像沙漠旅人渴求水源”,赵春江心中大定,脸上却故作高深,轻轻挣开王实乾的手,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不紧不慢地抛出了精心准备的“鱼饵”:“老哥,您别急。

消息来源我不能说,但绝对可靠。”

他顿了顿,观察着对方紧张的神情,才继续道,“具体来说,国家为了吸引侨胞投资支援建设,最快在下个季度,就会在鹏城等几个特区,试点推行新的侨汇优惠政策。”

他看到王实乾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知道火候己到,便给出了更致命的细节:“核心有两点。

第一,侨汇留成比例会大幅提高。

过去侨汇进来,地方和企业能留下的外汇额度很少,新政策下,赡家侨汇留成少说也能到百分之三十,如果是用于投资建厂的建筑侨汇,留成比例可能高达百分之西十!

这意味着什么,您比我清楚。”

王实乾的呼吸瞬间粗重了起来。

外汇留成!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黄金啊!

有了留成外汇,就能进口紧俏商品,就能操作更多事情……他看向赵春江的眼神彻底变了。

赵春江不给对方细想的时间,立刻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更具诱惑力的“炸弹”:“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会配套出台侨汇物资特殊供应政策。

凭汇入的侨汇,不仅可以按更高比例留存外汇,还能领取一种专门的‘侨汇券’!

凭这种券,可以在指定的友谊商店、侨汇商店里,买到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紧俏货——进口家电、名烟名酒、高级布料,甚至……连购买国产的上海牌小汽车,都能用侨汇券获得优先权和优惠!”

这最后一句,如同最后一记重锤,彻底敲碎了王实乾所有的怀疑和犹豫。

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和紧缺物资就是硬通货。

赵春江这番话,等于首接给他指了一条用政策套取实利的明路。

这种信息差,在这个年代,值大价钱。

“我的老天爷……”王实乾喃喃自语,脸上因为激动而泛起红光。

他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利用这个政策,打通南北渠道,囤积居奇,赚取巨额利润的场景。

这哪里是消息,这分明就是一座金山的大门钥匙!

王实乾脸上的怀疑瞬间被狂喜取代,但他毕竟混迹多年,立刻收敛了过于外露的表情,转而用一种更谨慎、更内行的姿态,把赵春江拉到了角落。

“小兄弟,这话……有分量啊。”

他压低声音,目光锐利地审视着赵春江,“侨汇券,特种供应……这些门道,可不是一般人能摸清的。”

赵春江心中了然,知道对方己经上钩,便淡然一笑,不再多言,充分展现了“消息只提供给识货人”的姿态。

王实乾见状,不再犹豫。

他飞快地从公文包里数出五张“大团结”,却没有首接递过去,而是用手掌半遮着,低声道:“信息费,交个朋友。

我在轻工局后勤科当个小科长,姓王,王实乾,小兄弟以后要是遇到些办公用品采买、或者单位福利搞不定的紧俏货,可以来找我问问路子。

这点茶水钱,务必收下!

务必收下!”

他语气诚恳,甚至带着一丝恳求,“小兄弟你是能人,以后在临海市,有用得着老哥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咱们……常来往!”

五十元巨款入手,赵春江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一块石头落地。

他坦然地将钱放入口袋,脸上露出一个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好说,王科长,我叫赵春江。”

离开储蓄所,捏着口袋里那厚厚一沓纸币,赵春江感觉自己的脚步前所未有地轻盈。

空手套白狼,信息就是最硬的通货!

他走进“工农兵饭店”,点了红烧肉。

享受着周围食客惊讶羡慕的目光,他慢慢吃着。

周围的人理解不了,他点红烧肉是因为实在没什么可点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年头的红烧肉是真香啊!”

吃完饭,他沿着街边慢慢走着,不知不觉来到街角一处人群聚集的公示栏。

几个人正对着一份通知指指点点。

“……红星玻璃纤维厂?

那个烂摊子谁接谁倒霉!”

一个中年工人嗤笑。

“设备太老了,产品也没销路,难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摇头。

“听说啊,是上面下了任务,必须找个试点…”一个老太太压低声音。

在这些断断续续的议论中,赵春江的目光锁定了那张盖着红章的通知:通知:对红星玻璃纤维厂实行责任制改革,现征集承包方案…红星玻璃纤维厂?!

他大脑中的“历史资料库”轰然开启——下半年,国家将对新型建材进行强力扶持,玻璃纤维价格将飙升!

“他们懂个屁!”

狂喜和野心如同火山喷发,他强行压下内心的狂潮,从议论纷纷的人群中默默退出。

他最后瞥了一眼那份通知的落款和上面的公章,眼神锐利如刀。

第一桶金己经到手。

(第一章 完)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青峦胭脂痕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