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幸存者”咖啡馆
窗外天光微亮,城市苏醒的噪音隐约传来,但他却觉得自己仿佛被隔绝在一个透明的罩子里,看着世界运转,自己却动弹不得。
习惯性的生物钟让他在早上七点惊醒,身体几乎自动就要坐起来洗漱,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战斗。
然而,意识回笼的瞬间,那股沉重的失重感再次将他压回床垫。
今天,没有早会,没有需要紧急处理的线上故障,没有永无止境的KPI。
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那盏他亲自挑选、价值不菲的极简风格吊灯,大脑一片空白。
手机安静得可怕,没有工作群的疯狂@,没有下属的请示,甚至连烦人的营销短信都似乎默契地避开了这个清晨。
这种绝对的安静,比噪音更让人心慌。
他机械地起床,冲了个冷水澡。
冰冷的水流暂时***了麻木的神经。
镜子里的人,依然高大挺拔,五官轮廓清晰,只是眼下的乌青和眼神里的空洞,泄露了一夜的挣扎。
他刮干净胡子,换上一身干净的休闲服,努力想维持住一丝体面。
但那种从内而外透出的疲惫和茫然,难以掩饰。
不能待在家里。
这个念头异常清晰。
空荡的公寓像一座华丽的牢笼,每一口呼吸都带着失业的苦涩。
他需要去一个地方,见一个人。
上午十点,陈暮推开了一家名为“渡”的咖啡馆的玻璃门。
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咖啡馆不大,装修是暖色调的工业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和刚出炉的烘焙点心的甜香。
这个时间点,店里人不多,只有零星几个抱着笔记本的年轻人。
吧台后面,一个穿着粗布围裙、身材微胖、笑容憨厚的男人正在熟练地拉花。
看到陈暮,他眼睛一亮,随即又闪过一丝了然和担忧。
这就是张扬,陈暮的大学室友,死党。
毕业后,陈暮进了大厂一路高歌猛进,张扬则依从本心,开了这家小咖啡馆,过着“不思进取”却自得其乐的日子。
“哟,稀客啊陈总!
今天不用去拯救世界了?”
张扬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用他惯常的戏谑语气打招呼,但眼神里的关切是实实在在的。
陈暮扯了扯嘴角,在吧台前的高脚凳上坐下。
“给我来杯……最苦的。”
张扬没多问,转身忙碌起来。
片刻后,一杯冒着热气的浓缩咖啡放在陈暮面前,旁边还配了一小块柠檬塔。
“尝尝,新品,酸酸甜甜,专治各种不开心。”
陈暮端起那小小的杯子,一饮而尽。
极致的苦涩在口腔里炸开,顺着食道一路灼烧到胃里,奇异地压下了几分心头的滞闷。
“我失业了。”
陈暮放下杯子,声音低沉,却异常平静地抛出了这颗炸弹。
在张扬面前,他不需要伪装。
张扬擦着杯子的手顿了顿,叹了口气,脸上并无太多惊讶。
“猜到了。
昨天看你朋友圈静悄悄,今天这个点又跑过来……是‘组织优化’?”
陈暮点头,把昨天下午的经历简略说了一遍。
“……就这么回事。
抱着个纸箱,像条丧家之犬一样被请出来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
张扬沉默地听他说完,又给他做了杯拿铁,推过去。
“喝这个,缓一缓。
什么丧家之犬,别瞎说。
这叫光荣退休……呃,提前退休。”
他靠在吧台上,看着陈暮:“说实话,暮哥,我一点都不替你担心。
你那脑子,那技术,到哪儿混不了一口饭吃?
就是暂时歇口气。
这些年,你跟个陀螺似的连轴转,我看着都累。
现在好了,老天爷强行给你放个假。”
“放假?”
陈暮苦笑,“张扬,我每个月房贷两万,社保自己交还得小两千,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开销。
这假,我放不起。”
“钱的事,总有办法。”
张扬挥挥手,“我这小店虽然发不了财,但你真要揭不开锅了,来给我当个首席咖啡师,管吃管住,工资嘛……好商量!”
知道好友是在开玩笑安慰自己,陈暮心里微微一暖。
“说真的,暮哥,”张扬收敛了玩笑神色,“你觉得难受,是因为你一首跑在一条被设定好的赛道上,而且跑得很快,突然被人一脚踹出来了,懵了。
但你想过没有,那条赛道真的适合你吗?
或者说,这世上是不是只有那一条赛道?”
陈暮怔住了。
这个问题,他从未想过。
从名校毕业进入名企,升职加薪,成为人中龙凤,这似乎是社会、家庭乃至他自己都默认的唯一正确路径。
“你看看我,”张扬指了指自己的小店,“我没你赚得多,没你社会地位高,但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做自己喜欢的事,见形形***的人,时间自由,心里踏实。
你说,咱俩谁更成功?”
成功?
陈暮咀嚼着这个词。
以前,成功对他而言是具体的数字:年薪、股票、职位。
而现在,这些瞬间归零。
“我现在没心思想什么成功失败,就想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
陈暮揉了揉眉心,“投了一晚上简历,水花都没一个。”
“急什么!”
张扬不以为然,“你这叫病急乱投医。
要我说,你先别急着往回跳。
趁这个机会,好好想想你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而不是市场上需要什么‘螺丝钉’。
你陈暮,难道就只是个会写代码、会搞管理的工具人?”
这时,咖啡馆的门又被推开,一个穿着运动服、头发湿漉漉的女孩跑进来,元气满满地对张扬喊:“老板,老规矩,冰美式加份浓缩!
今天也要加油画画!”
张扬笑着应了声,熟练地操作起来。
陈暮看着女孩充满活力的背影,又看看从容不迫的张扬,再想想那个在会议室里被宣判“出局”的自己、那个在空荡公寓里恐慌失眠的自己、那个疯狂海投简历如同无头苍蝇的自己……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或许,张扬说得对。
这场突如其来的失业,不只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个契机。
一个让他从高速轨道上脱轨,有机会看看别处风景的契机。
尽管这风景起初看起来,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他在“渡”咖啡馆坐了一上午,看着人来人往,听着张扬和熟客们闲聊。
这里的节奏缓慢而真实,与他过去西年那种分秒必争、硝烟弥漫的生活截然不同。
离开时,张扬塞给他一包新烘的豆子:“拿回去喝,提神醒脑。
记住,天塌不下来。
就算塌了,你个儿高,先砸的也是我这种矮胖子。”
陈暮终于露出了失业后的第一个真心笑容,虽然很浅。
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照在身上,有了一丝暖意。
恐慌依旧存在,经济压力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但那种彻骨的冰冷和孤立无援的感觉,似乎因为好友这间小小的“幸存者”咖啡馆,而消散了些许。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但至少,他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片狼藉。
他需要重新规划,不仅仅是找工作,更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失业的第一天,下午。
陈暮站在十字路口,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除了回到那个玻璃大厦里的世界,他,高大帅气、二十八岁的陈暮,还能去哪里?
还能成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