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雪夜降生1998年的腊月,北方小城的雪下得没头没尾,把灰蒙蒙的天空压得更低。

王秀兰躺在县医院吱呀作响的产床上,汗湿的头发黏在苍白的脸上,喉咙里发不出一点声音,

只能攥着丈夫陈建军的手,指甲几乎嵌进他粗糙的皮肉里。产房外,陈建军的岳父,

也就是王秀兰的父亲王大山,正背着手在走廊里踱步。他烟卷抽了一根又一根,

地上的烟蒂堆成了小堆,每一次产房里传来护士的动静,他都猛地抬头,

眼里满是期待——期待听到“是个男孩”的消息。

王秀兰和她的妹妹王秀梅都是先天性聋哑人,这成了王大山一辈子的心病。

他总觉得两个女儿“不完整”,没能给王家传宗接代撑门面,所以对女婿陈建军唯一的要求,

就是必须生个男孩,“续上王家的根”。当护士抱着襁褓出来,笑着对陈建军说“恭喜啊,

是个健康的女儿”时,陈建军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快步上前想接过孩子。可王大山冲上来,一把推开他的手,瞥了眼襁褓里的婴儿,

脸色瞬间沉得像外面的雪天,冷声道:“生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好高兴的?真是没用!

”这话像一盆冰水,浇在了陈建军和刚出产房的王秀兰心上。王秀兰虽然听不见,

但她从父亲的表情、丈夫僵硬的动作里,读懂了一切。她抱着襁褓里的女儿,

眼泪无声地滑落,滴在女儿柔软的小脸上。这个刚出生就不被姥爷待见的女孩,就是陈念。

陈念的童年,是在姥姥赵桂兰的庇护下长大的。赵桂兰是个温和又坚韧的女人,

她从不觉得孙女不好,也不嫌弃两个聋哑女儿。每天早上,她都会早早起床,给陈念梳辫子,

做她最爱吃的鸡蛋羹;晚上,她会抱着陈念坐在炕头,给她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

即使陈念还小,听不懂多少,她也讲得津津有味。“念念是姥姥的心头宝,

比男孩子金贵多了。”赵桂兰总是这样对陈念说,也这样跟王大山争辩。

可王大山根本听不进去,每次看到陈念,要么冷着脸走开,

要么就阴阳怪气地说“养这么个丫头,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陈念渐渐长大,

她慢慢明白姥爷不喜欢自己,也知道妈妈和小姨不能说话、听不见声音。但因为有姥姥的爱,

她的童年并没有太多阴霾。她会跟着妈妈王秀兰学手语,母女俩用手比划着交流,

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小姨王秀梅也很疼她,每次从外面回来,总会给她带一颗水果糖,

或者一个小小的玩具。那时候的王秀梅,还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她虽然聋哑,但长得清秀,

性格也温柔,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男人李伟。李伟一开始对王秀梅很好,

说话总是温声细语,还会特意学一些简单的手语跟她交流。赵桂兰看着女儿找到了归宿,

心里十分欣慰,王大山也难得对这个女婿露出了笑脸,觉得“总算能靠女婿沾点光”。

可谁也没想到,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2 姥姥的离去与小姨的婚姻裂痕陈念上小学三年级那年,赵桂兰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

总是口渴、多尿,饭量变大了,人却越来越瘦。陈建军带着她去医院检查,

结果确诊为糖尿病。医生反复叮嘱,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控制,还要注意饮食,

不能吃太甜、太油腻的东西。陈建军和王秀兰把医生的话记在心里,买了药,

每天监督赵桂兰按时吃,家里的饭菜也特意做得清淡。

可赵桂兰那时候迷上了一个所谓的“教会”,里面的人告诉她,生病不用吃药,

只要“诚心祷告”,就能被“神灵”治愈。一开始,赵桂兰还半信半疑,

但架不住那些人天天来家里“洗脑”,

说什么“吃药是对神灵的不敬”“祷告能清除身体里的罪恶”。慢慢地,

赵桂兰开始拒绝吃药。陈念看着姥姥把药偷偷藏起来,急得直哭,

拉着姥姥的手比划着“吃药才能好”,可赵桂兰只是摸着她的头,笑着说“姥姥没事,

祷告就好了”。陈建军和王秀兰劝了无数次,甚至跟那些“教会”的人吵过架,

可赵桂兰像是着了魔一样,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病情就这样一点点恶化。一开始,

赵桂兰只是体力变差,后来视力开始模糊,手脚也出现了麻木的症状。有一次,

她在做饭时不小心打翻了油锅,烫伤了胳膊,可她还是不愿意去医院,

只让王秀兰用偏方敷了敷。陈念永远记得那个冬天的早晨。她像往常一样,

跑到姥姥的房间叫她起床,却发现姥姥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陈念吓得大哭起来,

陈建军和王秀兰听到哭声跑过来,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可一切都太晚了。

赵桂兰因为糖尿病并发症,抢救无效去世了。葬礼上,陈念抱着姥姥的遗像,哭得撕心裂肺。

王秀兰和王秀梅姐妹俩跪在地上,无声地流泪,肩膀剧烈地颤抖。王大山站在一旁,

脸上没有太多悲伤,反而在小声抱怨“治病花了不少钱,最后还是没留住”。姥姥的离去,

像是带走了这个家的光。陈念变得沉默寡言,王秀兰也总是对着赵桂兰的照片发呆。

而小姨王秀梅的婚姻,也在这时候出现了裂痕。李伟一开始还会装装样子,安慰王秀梅几句,

可时间一长,他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他嫌弃王秀梅不能说话,

没法跟他正常交流;嫌弃王秀梅没工作,

不能帮他分担家里的开销;甚至在外面跟别人喝酒时,还会嘲笑自己娶了个“哑巴媳妇”。

王秀梅心里委屈,却没法跟别人说。她只能在没人的时候,对着姐姐王秀兰比划着倾诉,

姐妹俩抱着一起哭。陈念看在眼里,心里对李伟充满了厌恶,

她偷偷跟妈妈说“小姨别跟他过了”,可王秀兰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在那个小地方,

离婚对一个女人来说,太难了,更何况王秀梅还是聋哑人。可李伟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过分。

他开始夜不归宿,回来的时候身上还带着酒气和别的女人的香水味。有一次,

王秀梅发现他藏在抽屉里的暧昧短信,跟他争辩,李伟却不耐烦地推了她一把,

王秀梅摔倒在地上,膝盖磕出了血。这件事被陈建军知道了,他气得找上门,

跟李伟吵了一架。李伟一开始还嘴硬,后来见陈建军动了真格,才勉强道歉。

可他根本没把道歉放在心上,反而觉得陈建军多管闲事,对王秀梅更加冷淡。

王秀梅彻底寒了心,她终于下定决心,要跟李伟离婚。

3 姥爷脑梗与姨夫的真面目离婚后的王秀梅,带着一身的伤痕回到了娘家。

王大山虽然对这个女儿还是有诸多不满,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没多说什么。

陈念很心疼小姨,每天放学回家,都会主动跟小姨说话,用手语跟她分享学校里的事,

想让她开心一点。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秀梅慢慢走出了婚姻的阴影,开始学着做一些手工活,

补贴家用。陈念也上了初中,她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想考上好大学,

将来有能力保护妈妈和小姨。可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陈念上初二那年,王大山突然中风,

被送到医院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侧身体瘫痪,

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只能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照顾王大山的重担,

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陈建军和王秀兰身上。王秀兰虽然聋哑,但做起事来很细心,

每天给王大山擦身、喂饭、翻身,从不抱怨。陈建军则负责买菜、做饭,

还要接送陈念上下学,每天忙得像个陀螺。王大山的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陈建军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一些。他想着,王秀梅是王大山的女儿,

李伟虽然跟王秀梅离婚了,但毕竟曾经是一家人,或许能帮忙分担一点。

可他找李伟商量医药费的事时,李伟却翻脸不认人,说“我跟王秀梅已经离婚了,

王大山跟我没关系,我凭什么出钱?”陈建军好说歹说,李伟就是不同意,

最后还把陈建军赶出了家门。陈念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又气又恨,

她对妈妈比划着“李伟太坏了,以后再也不要理他”。王秀兰摸着女儿的头,眼里满是无奈。

可李伟的恶劣行径,还不止这些。王大山住院期间,王秀梅的姑姑,也就是陈念的姑姥,

听说王大山生病了,特意从外地赶来,想给王大山留点医药费。姑姥年纪大了,

不会用银行卡,就把钱存到了一张银行卡里,交给李伟,让他帮忙转到王大山的住院账户上,

还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把钱交上去”。李伟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

可转身就把银行卡里的钱取了出来,自己花了。然后,他拿着一张空卡,跑到医院,

假装要给王大山交住院费,结果发现卡是空的,就对着陈建军和王秀兰大吵大闹,

说“肯定是你们把钱拿走了,想坑我”。陈建军和王秀兰百口莫辩,还好姑姥及时赶到,

说清楚了事情的经过。李伟见谎言被戳穿,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灰溜溜地跑了。

这件事让所有人都看清了李伟的真面目,姑姥气得直骂“白眼狼”,

王秀梅更是后悔当初怎么会嫁给这样的人。可李伟并没有就此收手。

他知道王大山手里还有一些积蓄,就经常跑到医院,对着王大山哭穷,

说自己日子过得有多难,想从王大山那里要钱。王大山说话含糊不清,没法跟他争辩,

只能气得浑身发抖。有一次,李伟又来要钱,陈建军正好在医院,跟他吵了起来。

李伟不仅不认错,还辱骂陈建军和王秀兰,说“你们就是想霸占王大山的钱,我告诉你们,

没门!”两人越吵越凶,最后差点打起来,还是护士过来拉开了他们。陈念看着眼前的一切,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变得更强大,保护好家人,再也不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

4 姥爷去世与丧葬费的争夺王大山在医院住了五年,这五年里,

陈建军和王秀兰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王秀梅也经常去医院帮忙,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