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同情很快就被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惶惑压了过去。
前途未卜的恐慌沉甸甸地坠在心头,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腹中一阵紧过一阵的饥饿感将他拉回现实。
他默默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干粮,也顾不上干硬,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
牛车上还挤着七八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个个衣衫褴褛,瘦得像秋收后地里遗下的秸秆,小小的身子蜷缩着,在这本就不宽敞的车板上,竟也空出了一小片地方。
李凡不再看他们,几口吃食下肚,身上总算有了点热呼气。
他伸展了一下僵硬的西肢,找了个相对舒服的姿势,靠在颠簸的车板上,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身下的摇晃停了。
一只瘦削却骨架宽大的手轻轻拍了拍他。
“唉,醒醒,我们到连骏城了。”
李凡睁开眼,一个国字脸的少年映入眼帘。
这少年身板壮实,面容粗犷,看着不像十几岁,倒有几分二三十岁汉子的沉稳。
李凡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拱手道:“多谢兄台叫醒我。
不知怎么称呼?”
那少年挠了挠头,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俺叫王铁。
你叫啥?
俺看这连骏城咱们谁也没来过,人生地不熟的,要不……咱俩搭个伴?”
“我叫李凡。”
李凡点点头,“结伴而行也好。
不过,王兄可知这连骏城究竟有何特别,为何被称为仙人之乡?”
“这个俺还真知道些,”王铁来了精神,“听说是五十年前,这城里出了个人,被仙门选上了,成了仙家弟子。
打那以后,那位仙人每年九月九都会回来一趟,挑选些身具灵根的孩子带入仙门。
慢慢地,这地方就热闹起来了,也有了这名头。”
提到“仙门”二字,他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像是想起了远方的家人,牛眼大的眸子里泛起些许水光。
李凡默默听着,心里有了计较。
看来这世上真有修仙这回事。
一股属于少年人的、对未知传奇的向往,混着对长生的模糊憧憬,在他胸腔里悄悄涌动起来。
“算算日子,离九月九也没几天了。
罢了,先跟着这憨首的家伙混几日,看看情况再说。”
李凡在心里盘算着。
……九月九,清晨。
街边的屋檐下,李凡和王铁相继醒来。
深秋的晨风带着寒意,王铁却显得格外兴奋,搓着手,不时踮脚张望。
李凡心里也有些波动,面上还算平静。
两人随着逐渐增多的人流,快步向城中心走去。
城中心早己搭起一座高台,台子用新木头制成,还带着树皮的味道。
高台上最显眼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那石头通体墨黑,表面光滑,像一块精心打磨过的墨玉,静静地立在那里,阳光照上去,竟也不反光,纤尘不染。
城主带着几个官吏站在台边,神情恭敬,却无人占据台子正中的主位。
那空着的位置,显然是留给今天真正的主角。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日头渐高,台下己是人山人海,喧闹声、孩童哭闹声混杂一片。
李凡和王铁被挤在人群边缘,踮着脚也只能看到前面攒动的人头,心里不免有些焦躁。
就在这时,东边人群里猛地爆发出一声大喊:“仙人!
仙人来了!
快看东边天上!”
李凡猛地扭过头,循着众人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东方天际,一道人影正徐徐飞来。
那人脚下踩着一柄长剑,衣袂在风中轻轻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