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的大和尚释永诚好像是下定了决心,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句话不说,
突然对看守他的衙役说道:“我要见张三!否则的话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恶狠狠的衙役说道:“你说的是射腚将军张三,他也自身难保,
如今把你们关在一起正合适啊,有什么想说的,痛快的说个够吧!
”张三带着镣铐被带了进来,释永诚呵呵大笑:“射腚将军真是威风啊!镣铐加身了。
你是怎么知道敌国的王五将军是我儿子的?我自己以为这件事做的是密不透风啊,
而且木四娘是不会出卖我的!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你告诉我也让我好死的瞑目!
”张三上下打量这富态十足的大和尚,笑道:“我说了你也可能不会相信,
不如说说你的故事吧,也好叫后来人吸取下教训,或者说给你做个传吧,
我看干脆就叫《罪僧传》!”释永诚双手合十念叨:“阿弥陀佛!老僧只是会被世人唾弃,
但是也有些人会羡慕!大林寺如今的兴盛不敢说全是老僧的功劳,
但是老僧尽的力量也不小啊!”张三有些不快,催促道:“你也不用说你的功绩,
快快说一下你是怎么成为全国最有钱的和尚的!我都帮你记录下来,
你的是非功过留给后人来评判吧!”第一章 末法时代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
谓末法时。” 又云“佛涅盘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
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
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
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末法时代则来临之后,
佛法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哪怕是真正的修行者也难以领悟佛法的真谛,
更何况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他们甚至就是披着袈裟的恶魔罢了。
释永诚说道:“我的钱都是信众们自愿供奉的,没有什么巧取豪夺,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
大部分的钱是因为我擅长用钱生钱,谁说和尚就不能够经商的,哪部佛经上说过不可以啊?
”张三大笑道:“我说大和尚啊,你说的的都对,我也不跟你争辩,
我如实的记录下来就行了!虽然没有佛经禁止经商,但是佛门清净之地,
沾满了铜臭一定有违教义吧?”释永诚轻蔑的看了张三一眼,说道:“你还真是年少无知啊,
你没听说过佛祖说过经不轻传。当年唐三藏法师取经的时候,
阿难迦叶尊者不是收走了他的紫金钵盂?信众们想要得到佛的保佑,一点布施算什么?
钱财是身外之物,献给佛祖就会少却许多的烦恼,你这将军之名更是枷锁!
”第二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张三懵懂的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
但是仔细的想想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释永诚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张三很是不耐烦的说道:“大师,你现在还是和尚么?还在念经?现在求佛祖保佑也晚了!
”释永诚也不做争辩,叹了口气说道:“在这人世间,
还有许许多多的居心叵测、心怀不轨的人,他们口中念佛实际上全是生意!
甚至说有些僧人即便是披着一袭袈裟,即便是一副慈悲为怀的样子,但实际上呢,
他们的内心却住着恶魔,因此他们满满的恶意和私欲。”张三接口道:“大和尚,
你还是懂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不像有些僧人,他们只会利用信众对佛祖的信仰和敬畏,
来骗取他们的布施,还告诉他们你们来世会有大大的福报,
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广种福田。有些假和尚可能会欺骗信徒,
让他们捐献大量的钱财;或者以佛的名义,对他人进行精神控制和操纵。这样的人,
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简直就是恶魔在人间啊!”释永诚看出了张三指桑骂槐,
赞叹道:“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如今的所作所为正是甘愿舍弃自身的安乐,
投身于地狱之中,去拯救那些受苦的众生。你只看到我穿着华贵的袈裟,
但是大林寺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我们这个国家,我正是用华贵相让大家更加的笃信佛教!
”第三章 永诚出世当年的大林寺还只是一座偏远的小寺庙,但却是绝佳的清修之地,
但是寺内的几个僧人却突然觉得有些不安。老方丈释行直一只眼睛紧闭,
那是因为修行枯荣法所致,但是人看起来仍然是一名慈祥长者。
释行直法师外形虽然是恶形恶状,但却是真正的修佛者。观音菩萨的眼角留下了泪珠,
其他僧人看到之后大惊失色,老方丈还是说道:“该来的还是要来,注定躲不过去啊!
你们听到那恼人的啼哭声了么?你顺着哭声的引导,就会发现一个小婴儿,他与我佛有缘啊!
竟然就降生在了寺庙附近,你去将他抱回来吧,一切的罪孽皆有我来承担!
”老方丈说完这话,本来烦躁的众僧内心全都平静了下来。那名小和尚很快就回来了,
大惊失色的说道:“那名婴儿被一团七彩的光芒包围,我想要靠近却没有办法迈出一步。
师父,这吉祥的光芒之中却是暗藏着深深的令人害怕的黑暗,凭我的修行无法靠近啊!
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感觉将来我们大林寺会很兴盛,但是总感觉兴盛不见的就是好事啊!
”老方丈跟着小和尚来到了那名婴儿的附近,突然举起了禅杖就要打下去!
小和尚说道:“师父,你这是要做什么?”老方丈惊出了一身的冷汗,禅杖脱手掉到的地上,
只见他双手合十,念道:“罪过啊!罪过!老夫竟然动了杀心,
只是现在的他并没有做过坏事!”第四章 你就叫释永诚吧!老方丈释行直伸手抱起了婴儿,
说道:“你从此以后就是我的徒弟了,你就叫叫释永诚吧!从今天开始你就一心向佛,
潜修佛法吧!”释永诚在老方丈怀中隐隐有些得意,既不哭也不闹,
一双大眼睛中不停地左右游移,似乎正在观察众僧的反应。
释行直已经发现了他的不同寻常之处,说道:“大家跟我一块诵读‘菩萨应离一切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
应如是布施’。”释永诚听着听着竟然打起了瞌睡,
因为此时的他只能用睡眠来抵挡佛法的熏陶。时光匆匆,释永诚已经成为了一名小沙弥,
他好似已经一心向佛,每日跟随老方丈诵经礼佛。老方丈赞叹道:“永诚,
你与我佛也是有些缘法,你对佛法的领悟已经远超同龄人。但是,
你要记住一句话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都在你心间。你要牢牢的记住今日我对你所说的话!
”释永诚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的悸动,
好像是有人在他的耳边说道:“你们这破旧的寺庙既不能挡风,也不能挡雨,
吃了这顿没有下顿,佛祖难道是让你来这个世间受苦的么?
西方琉璃世界的繁华也能引导人们一心向佛!
你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中林寺建成世间最为繁华的寺庙,这才不枉你来这人世间一趟啊!
”第五章 动杀心释永诚看着破旧的寺庙,忍不住对师父说道:“师父,
昨天的施主看中了我们珍藏的佛经,干脆给他好了!他不是答应要帮我们重建寺庙,
这本佛经我们也都已经牢记在心了。施舍施舍,佛祖也是喜欢不经文传播出去的!
”老方丈这个时候才明白这么多年的佛法熏陶对释永诚竟然完全不起作用,
他还是动了贪念啊!释永诚看出了老方丈对自己的失望,赶紧道歉道:“弟子还是修为浅薄,
我这就回去写一本佛经送给那位施主!”老方丈看出了释永诚的执念,
双手合十念诵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永诚,佛法在心不在外,清静无为方为正道!
”一个邪恶的声音在释永诚脑海之中响起:“前有窒碍,当以大无畏法清除!
谁挡在了你的前面,他就是魔,你是时候除魔卫道了!弘扬佛法当用金刚除魔法!
你师父就是真正的魔,就是他阻碍了佛法的传播!
中突然又有一个声音郑重的说着:“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为五逆罪,
死后当堕阿鼻地狱。”释永诚不怀好意的问道:“师父,你的枯荣法要大成了吧?
我看你的半边身体已经枯槁,弟子能否一直跟在你身边侍奉?也能早晚接受佛法的熏陶!
”第六章 弑师老方丈毕竟佛法高深,已经看出了释永诚的杀心,说道:“永诚,
你跟在师父身边是要做什么?不会是因为为师阻了你的路,你想要找机会杀掉为师吧?
”释永诚毕恭毕敬的说道:“弟子不是那种人,北宋年间发生过一起僧杀师父案,
那是因为那个师父攒下了好多的钱财!师父你讲究清修,身无他物,
一心向佛不会遭受无妄之灾的!”机会很快就来临了,老方丈正在打坐练功,
即将神功大成之际,释永诚伸出了自己的左手拍在了老方丈的天灵盖之上。
老方丈的浑身法力就顺着释永诚的左手倒灌了进来,释永诚感觉浑身的不舒服,
心中竟然起了忏悔的念头。释永诚惊恐地看着自己的左手,仿佛此时这只手已经不属于自己。
无论他怎样用多大的力气,那只手都会被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黏住,
根本就无法从老方丈那瘦削的脑袋上挪开。他的心跳越来越快,
感觉就像是要从身体之中跳出来一样,这个时候脑海中充满了各种关于夺舍的可怕传闻。
难道老方丈其实是在诱惑自己,一直想要趁机占据自己的身体吗?这个念头一出现,
让释永诚的恐惧愈发强烈,浑身的冷汗流了下来。就在他惊慌害怕的时候,
老方丈突然开口说道:“永诚,你不必如此惊慌,师父并无恶意,不会夺舍你的。
”他的声音平静且温和,与释永诚内心的恐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释永诚知道师父之至诚之人,稍稍安定了心神,使劲挤出一丝微笑,问道:“师父,
那您这是……”老方丈温和的看着释永诚,缓缓说道:“我已修行多年,
今日已经将我所有佛法全部传给你了,希望以后能够压制你心中的恶念,
也许能够让你自此之后一心向佛!”随着老方丈浑身法力的消失,
他整个人就像是缩小了一圈。释永诚仔细一看,老方丈已经变成了皮包骨,
身上几乎已经完全没有了水分。释永诚吃了一惊,老方丈竟然直接变成了一具肉身舍利。
接着一道七彩虹光从肉身之上飞起,慢慢的升入高空,一摸老方丈的鼻子早已经没有了呼吸。
释永诚立即戏精上身,大声的哭喊:“师父他老人家圆寂了!”众僧听到永诚的喊声,
过来一看“老方丈的肉身栩栩如生,仍然散发着慈悲”。他们安慰道:“永诚,
师父功法大成,是个喜事,出家之人也不用太过伤悲!我们还是尽快给老方丈上金身,
供奉起来吧!”释永诚回答道:“师兄,师父待我亲如父子,我修为不够难免伤心!
师父圆寂之前说我已经全部继承了他的衣钵,要我自此担任大林寺的方丈。只是我年纪还小,
修为不够,还是请一位师兄接任方丈吧!”众僧不疑有他,
而是对释永诚的谦让行为很是佩服,都认为他已经达到了高僧的修为!
第七章 就任方丈自从释永诚接任方丈一职后,他便开始施展浑身解数,
想尽一切办法来吸引信众们的布施。大雄宝殿聚集了所有的僧众,释永诚在中央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