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余香第一章:功德箱前的邂逅"一张,两张,三张,
四张......"老道士蹲在功德箱前,枯瘦的手指灵巧地翻动着里面的铜钱,
嘴里念念有词,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他灰白的发丝上,
为这个简陋的道观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道观不大,只有三间破旧的瓦房,
屋顶的瓦片有些已经脱落,露出下面发黑的茅草。院子里杂草丛生,
只有一棵老槐树顽强地生长在角落里,枝繁叶茂,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历经沧桑的道观。
老槐树的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树皮皲裂如老人的手掌,却依然挺立如初。
"你这个道士怎么这么贪财呀?"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道观门口传来,带着几分稚气与不满。
声音的主人是一个约莫十岁的小乞丐,衣衫褴褛,赤着双脚,站在那里瑟瑟发抖。
他的双脚被冻得通红,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却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道观。
老道士头也不抬,继续数着他的"战利品":"怎么了?到时不需要吃饭吗?"他抬起头,
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眼角的皱纹堆叠在一起,像是一朵绽放的菊花。老道士约莫六十多岁,
身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几分精明与慈祥。
他的道袍虽然洗得发白,但依然整洁,袖口虽然磨出了毛边,但依然干净利落。
"那你也不应该拿功德箱里的钱啊!"小乞丐蹦跳着走进来,
瘦小的身躯裹在一件破烂不堪的棉袄里,补丁摞补丁,仿佛再补上一块就要承受不住重量。
他脸上脏兮兮的,却掩不住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透出的愤怒,像一只护食的小兽。
小乞丐约莫十岁左右,瘦骨嶙峋,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倔强。
他的头发乱蓬蓬的,像一窝杂草,却遮不住那双明亮的眼睛。老道士这才慢悠悠地直起腰,
将一把铜钱塞进袖口,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小乞丐:"这些都是人间庸俗之物,
祖师爷看不上的。"他上下打量着小乞丐,目光在他瘦骨嶙峋的身上停留片刻,
"瞧你这小乞丐也怪可怜的,给你一张拿去吃饭吧。"他从袖中掏出一枚铜钱,
直接丢到小乞丐脚边。小乞丐警惕地后退一步,小手紧紧攥着破旧的衣角,
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我不要你的钱!那是香客们捐给道观修缮的,是给大家祈福用的!
"他的声音虽然稚嫩,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小乞丐虽然衣衫褴褛,但站姿笔直,
像一棵不屈的小松树。老道士哈哈一笑,笑声在空荡荡的道观里回荡,
惊起几只栖息在屋檐下的麻雀。他从袖中掏出几个铜钱,直接丢到小乞丐脚边:"小子,
还挺有原则。不过,饿着肚子谈什么原则?"他眯着眼睛看着小乞丐,
似乎在打量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铜钱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乞丐盯着那枚铜钱,咽了咽口水,最终还是弯腰捡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像是得到了什么珍宝。他的动作很轻,仿佛怀里揣着的不是几枚铜钱,而是整个世界。
第二天黄昏,小乞丐又来到了道观前。夕阳的余晖洒在破败的道观上,
为这座古老的建筑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他蜷缩在道观门前的石阶上,肚子饿得咕咕叫。
这年头,讨口饭吃不容易,富人家的狗都比他们这些乞丐吃得好。石阶上布满了青苔,
湿滑难行,但小乞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饿啊,小乞丐有吃的没?
"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小乞丐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
"又是你这个道士啊,"小乞丐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石阶上留下几道浅浅的痕迹,
"你昨天不是拿了很多钱吗?"老道士神秘地笑了笑:"都散出去了,
正所谓钱从四面八方来,又往四面八方去。"他的笑容里带着几分深意,
仿佛看透了世间百态。老道士的道袍虽然洗得发白,但依然整洁,袖口虽然磨出了毛边,
但依然干净利落。小乞丐舍不得地从怀里拿出一个脏兮兮的小布包,
打开后里面是几个已经冷了的馒头,递向老道士:"这是你昨天给我钱买的馒头,
分你几个吧。"老道士一愣,接过馒头,看着小乞丐那双明亮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个小乞丐真的不太一样,原来昨天给小乞丐的钱,这孩子竟然真的拿去买馒头了,
而且还省下来给他吃。"你小子..."老道士哽咽了一下,接过馒头就咬了一大口,
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小子,你叫什么名字?""我没名字,从小就在街上讨饭,
大家都叫我小乞丐。"小乞丐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回答,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的牙齿虽然不整齐,但笑起来却格外灿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给你起个名字吧,就叫李小道,如何?"老道士咀嚼着馒头,含糊不清地说道。
他的牙齿已经掉了几颗,说话时有些漏风。"小道?"小乞丐咀嚼着这个名字,
忽然咧嘴笑了,露出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好啊,那我就叫李小道!"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仿佛这个名字给了他新的身份和希望。从那天起,小道每天都会来道观找老道士。
老道士教他认字,给他讲道家的故事,有时还会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一些吃食。
小道则帮老道士打扫道观,劈柴挑水,两个孤独的身影在破败的道观里相依为命。
他们一起修补漏雨的屋顶,一起在院子里种下几株药草,
小道甚至学会了用简单的草药治疗一些常见病症。老道士教小道如何辨别草药,
如何熬制汤药,如何用针灸缓解疼痛。小道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能。时光如流水,
一晃就是五年。小道已经不再是那个瘦弱的小乞丐,个子长高了,
脸上也有了少年应有的朝气,只是眼神中依然保留着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坚韧。
而老道士的白发却更多了,背也更驼了,走路时需要拄着一根桃木拐杖,
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道观在两人的努力下,也渐渐有了生气。屋顶的瓦片修好了,
院子里的杂草被清理干净,种上了几株药草和花草。道观的墙壁也被重新粉刷过,
虽然只是简单的白色,却让整个道观看起来焕然一新。那是一个夕阳如血的傍晚,
老道士站在道观前的台阶上,望着远处的山峦,沉默良久。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血红,
仿佛预示着什么不祥的征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小道,
我要走了。"老道士突然说道,声音平静,却透着一丝决然。他的目光望向远方,
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什么。小道正在清扫落叶,闻言手上的扫帚一顿,
发出"咔嚓"一声轻响:"道长,你要去哪里?"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倭寇来犯,
沿海百姓遭殃,我自当杀敌。"老道士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向小道,
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年轻时的光芒。他的背影虽然佝偻,但依然挺直。
小道手中的扫帚掉在了地上,他瞪大眼睛看着老道士,
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道观怎么办?""道观嘛就交给你了!"老道士走过来,
拍了拍小道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记得按时给祖师爷上香,这些年我也教你认了字,
没事儿,你也可以读一读那些道经。"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老道士的桃木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沉稳的节奏。小道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你还能回来吗?"老道士望向远处的山峦,
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巍峨,缓缓道:"回得来就回,回不来就回不来吧!
""那你能不去吗?"小道声音有些哽咽,他上前一步,拉住老道士的衣袖,
像是一个孩子害怕失去亲人。他的手微微颤抖着。老道士摇摇头,
桃木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沉稳的节奏:"若不去,道爷我的道心有损啊。"小道低下头,
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头坚定地说:"若你要是回不来了,那我便去给你收尸。
"老道士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