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屹,人生理想是当一条完美的咸鱼,能躺着绝不坐着。直到开学那天,
我的同桌成了一个叫姜楠的女生。她看起来是那种最标准的乖乖女,安静,话少,
戴个黑框眼镜,看谁都带三分礼貌的微笑,班里那些精神小都觉得她好欺负。
但我用我咸鱼的直觉发誓,这女的有问题。她那不叫微笑,
那叫大型AI运算后生成的默认表情。后来我发现,我的直觉是对的。小组作业,
有人想让她当免费劳力,她反手做出一份带甘特图和KPI考核的“团队协作细则”。
慈善捐款,有人搞道德绑架,她能把发起人的祖宗十八代查个底掉,
然后当众朗诵其“商业计划书”里的逻辑漏洞。她从不发火,从不说脏话,
只是在你最得意的地方,用最平静的语气,拿出最致命的证据,
然后看着你的世界观一点点崩塌。我,作为离她最近的观测样本,每天都在怀疑人生。求助,
我的同桌好像不是个人,我该怎么假装自己不害怕,在线等,挺急的。1.她那个微笑,
算法味儿太重了我叫赵屹,大二,计算机系,一个坚定的躺平主义者。
人生信条很简单: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只要我不努力,就没有人能卷到我。
这学期开学,导员重新排座位,我的身边空降了一个转学生。她叫姜楠。这姑娘一坐下,
我们这排,不,我们整个后半区男生的空气都变甜了。黑长直,白恤,牛仔裤,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她朝我这边看过来,礼貌性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很标准,
很甜美。但我心里咯噔一下。不对劲。这个微笑不对劲。太标准了。标准得像拿尺子量过,
嘴角上扬十五度,不多不少。没有灵魂,全是技巧。与其说是微笑,
不如说是一个程序运算后,为了达成“友好社交”目的而输出的指令。我旁边的胖子,张伟,
已经看直了眼。他捅了捅我,压低声音,激动得满脸肥肉都在颤抖。“屹哥,看见没,天仙,
绝对的天仙!这气质,这长相,简直就是我梦里的白月光!”我没理他,继续观察姜楠。
她从书包里拿出课本,文具。一本一本,整整齐齐地码在桌角。笔是笔,橡皮是橡皮,
尺子是尺子。所有东西的摆放,都严格遵守着矩形构图法则。强迫症看了会狂喜,
我这种懒狗看了只想死。“同学,你好。”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很清脆。“啊,你好。
”我赶紧回过神。“我叫姜楠,以后请多指教。”她说着,又露出了那个标准微笑。
我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完了,这绝对不是个人。这是个披着人皮的AI。
还是个有点bug的初级版本,忘了加载情感模块。第一节是高数课。
老教授在上面讲得口沫横飞,下面的人睡得东倒西歪。我掏出手机,准备峡谷一日游。
身边的姜楠,坐得笔直。她没看讲台,也没看书,就那么平视着前方。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她的瞳孔没有焦距,好像在神游天外。但她的右手,
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动着。***。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她竟然在盲打,不,盲写笔记。
而且写的不是中文,是一堆我看不懂的逻辑符号和推导公式。速度快得只剩残影。
这他妈是碳基生物能做出来的事?下课铃响了。姜楠停下笔,合上本子,扭头,对我,
标准微笑。“同学,刚才老师讲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最后的那个反证法,
我有点没听懂,你能给我讲讲吗?”我看着她。她看着我。她那双藏在镜片后面的眼睛,
清澈,平静,像一潭结了冰的湖。但我感觉自己像被CT机扫描了一遍。从我的智商,
到我的GPA,再到我昨晚没洗的袜子,全被她看穿了。张伟那个蠢货,已经凑了过来。
“姜楠同学,这个题我会啊!我给你讲!”他一脸殷勤,
就差把“我是舔狗”四个字写在脸上了。姜.AI.楠,扭头,看向张伟。那个标准微笑,
又复制粘贴了一遍。“好的,谢谢你。”然后我就看着张伟,
这个上学期高数差点挂科的学渣,拿着姜楠的笔记本,开始了他人生中最痛苦的十分钟。
姜楠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张伟讲得满头大汗,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
每当他讲错一个地方,姜楠的嘴角,那个上扬的弧度,就会微不可察地减少一度。十分钟后,
张伟的脸色已经和猪肝一样了。姜楠的微笑,已经完全消失了。
她面无表情地从张伟手里拿回本子。“谢谢你,我懂了。”“你浪费了我十分钟的生命,
并且输出了大量无效信息和错误逻辑。根据计算,你讲的这十分钟,
还不如我自己看三十秒书。”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冰锥,
扎在张_猪肝_伟的心上。张伟石化了。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听的同学,也都石化了。
我默默地低下头,假装在玩手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姑娘,不是AI。
AI干不出这么残忍的事。这是终结者。2.她的团队协作,
叫“KPI考核”专业课老师布置了一个大作业,做一个APP原型,五人一组,
期末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这种事,我向来是避之不及。但不知道为什么,
导员把我和姜楠,还有张伟,以及另外两个我不怎么熟的同学,分到了一组。组长,
毫无疑问,是看起来最靠谱的学霸,姜楠。建好微信群的当晚,姜楠就在群里发了一份文件。
《关于“校园二手交易平台APP”项目开发的分工计划书.docx》。我点开一看,
倒吸一口凉气。这他妈哪是计划书。这是互联网大厂的KPI考核表。
从项目背景、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到功能模块划分、技术选型、时间节点、责任人,
甚至还有风险预估和应对方案。每个人的任务,被拆解成了一个个明确的小模块。
每个模块后面,都跟着明确的交付日期和交付标准。精确到小时。群里沉默了。
过了大概五分钟,一个叫刘凯的同学,也就是我们班的班长,在群里发了个笑脸。
“姜楠同学,你这个……是不是太正式了点?大家都是同学,没必要搞得像上班一样嘛,
放轻松点。”刘凯是我们班的“交际花”,跟谁都自来熟,最擅长和稀泥。另一个女生,
叫孙莉,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而且这个时间节点也太紧了吧,
我下周还要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呢,肯定没那么多时间搞这个。”张伟那个憨憨,
直接发了一句:“***,看不懂,大佬带飞!”我默默窥屏,一个字都不敢打。我知道,
好戏要开场了。果然,姜楠的消息弹了出来。没有表情包,没有语气词,
就是一排冷静的黑字。“@刘凯,
这份计划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从而保证我们每个人的期末成绩。
正式的流程可以避免后期因为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导致的纠纷和效率低下,
节约我们所有人的时间。”“@孙莉,
计划书里的时间节点是根据学校的期末DDL倒推出来的,并且预留了15%的缓冲时间。
如果你个人时间有冲突,可以现在提出来,我们可以调整分工,但你负责的部分,
工作量会相应减少,期末贡献度的评分,也会据此降低。”“@张伟,看不懂的地方,
具体是哪一条?请在五分钟内指出,我会进行解释。”群里又是一阵死寂。
刘凯和孙莉估计是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了。尤其是孙莉,她那句“没时间”,
本来是想让姜楠这个组长多担待点,把她的活儿也干了。
结果姜楠直接把“工作量”和“贡献度评分”挂上了钩。潜台词就是:可以,你可以不干活,
那期末就别想要高分。杀人诛心。过了五分钟,张伟弱弱地回了一句。“楠姐,
我……我都看不懂。”姜楠的消息秒回。“收到。根据你的技术背景和学习能力评估,
你目前的技能无法胜任独立开发模块。
现为你调整任务:负责项目文档的整理、会议纪要的撰写、以及所有成员的日程提醒。
这些任务不需要编程能力,只需要细心和责任心。你有异议吗?”张伟回了三个字:“没!
保证完成任务!”我看着手机屏幕,感觉后背发凉。这女人,在短短半天之内,
就把我们几个人的底细摸了个清清楚楚。刘凯,擅长交际,但不爱干实事。孙莉,
想占小便宜,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张伟,技术菜,但听话。而我……我还没来得及想,
姜楠的消息就艾特过来了。“@赵屹,你的编程能力在我们组是顶尖的,
但有严重的拖延症倾向。因此,核心的后端架构和数据库设计交给你,我会每天晚上九点,
准时检查你的进度。你有异议吗?”我打字的手都在抖。“没……没有。”发完这条消息,
刘凯和孙莉也扛不住了,纷纷表示同意计划书的安排。姜楠最后发了一条消息,
结束了这次会议。“很好。会议纪要稍后由张伟整理发出。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为了我们共同的GPA。”我关掉手机,瘫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像是刚签了一份卖身契。
不是像。就是。我旁边的张伟,一脸崇拜地看着我。“屹哥,楠姐也太牛逼了吧!
三两句话就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跟着她,我觉得我这学期绩点能上3.5!
”我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说:“她不是牛逼。”“她是魔鬼。”3.她从不骂人,
她只移除你的名字项目开始了。一开始,还算顺利。在姜楠那种精确到小时的死亡凝视下,
没人敢摸鱼。连我这个拖延症晚期患者,都被逼得天天在图书馆敲代码到半夜。
张伟成了姜楠最忠实的“狗腿子”,每天乐呵呵地帮大家整理文档,跟前跟后,
一口一个“楠姐”。出问题的,是孙莉。这姑娘从一开始就不太情愿,
分配给她的任务是做前端UI设计。不算难,但挺繁琐。她嘴上答应得好好的,
但DDL到了,交上来的东西,简直是一坨屎。配色辣眼睛,布局乱七八糟,
交互逻辑狗屁不通。姜楠在群里艾特她。“@孙莉,你提交的V1版UI设计稿,
不符合我们之前在需求文档里确定的风格和标准。请在24小时内,
按照文档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孙莉秒回。“哎呀,我觉得我这个设计挺好看的呀,
很有个性。而且我最近忙着考四级,真的没时间再改了。姜楠,你是组长,能力又强,
要不你帮我优化一下?”后面还跟了个“撒娇”的表情包。搁在别的组,
组长可能就骂骂咧咧地自己接手了,或者大家一起和稀泥,最后交个垃圾上去。但她面对的,
是姜楠。姜楠没有回复。群里一片寂静,气氛诡异。我心里隐隐感觉,要有大事发生。
第二天,姜楠在群里发了一个新文档。
《关于“校园二手交易平台APP”项目成员变更的声明》。内容很简单。
“由于成员孙莉无法按时、按质完成其负责的前端UI设计模块,
且明确表示无时间进行修改,已构成项目违约。为保证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
经与孙莉本人沟通附聊天记录截图,自即日起,孙莉退出本项目组。其负责的UI模块,
将由组长姜楠接手。特此声明。”文档下面,附着她和孙莉的全部聊天记录。
姜楠全程冷静、客观,摆事实,讲规则。
孙莉全程“我好忙”、“你帮帮我”、“大家都是同学”。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孙莉直接在群里炸了。“姜楠你什么意思?凭什么把我踢出去?我就晚交了一天,
你就这样对我?你是不是早就看我不顺眼了?你这是霸凌!”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
我紧张地盯着屏幕,想看姜楠怎么回应。结果,屏幕上弹出一条系统提示。
“孙莉已被群主移出群聊。”整个群,死一般地寂静。过了半晌,刘凯小心翼翼地冒了个泡。
“那个……姜楠,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毕竟是同学,闹得这么僵……”姜楠回复。
“我只是在执行我们一开始都同意的规则。计划书里明确写了,‘无法按时交付,
且无合理解释者,视为自动放弃项目贡献’。我移除她,是在帮她体面地退出,
否则等期末我提交贡献度分配表,她的名字后面是0分,她会更难堪。”“而且,
”她顿了顿,又发了一句,“我已经将此事以及所有相关证据,
同步邮件报备给专业课老师了。流程合规,手续齐全。”我靠。我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这女人,不光把孙莉踢了,还顺手把所有后路都给堵死了。孙莉就算现在哭着去找老师,
老师拿到的也是一份完整的证据链,只会觉得她无理取闹。这他妈已经不是降维打击了。
这是天基武器清理地面杂兵。张伟在我旁边,吓得脸都白了。
“屹哥……楠姐……她……她也太狠了吧?”我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她不狠。
”“她只是……没有感情。”从那天起,我们项目组的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百。
没人再敢有任何怨言,没人再敢拖延一分钟。大家看着姜楠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一种,
看史前霸主,看食物链顶端掠食者的敬畏。而我,作为离霸主最近的男人,
每天都在瑟瑟发抖中,敲完了我人生中最牛逼的一段代码。4.她的善良,
是一份商业计划书我们学校有个“爱心社”,每年都会搞一次大型的“爱心捐款”活动,
给山区的小朋友送温暖。听起来挺好的,对吧?但执行起来,就变味了。每年,
爱心社的人都会抱着个捐款箱,挨个班级、挨个寝室地扫楼。名为“自愿”,实则半强制。
你不捐,他们就站在你旁边,用一种“你怎么这么没有同情心”的眼神看着你。
还会在公告栏上,用大红纸公布每个班级的“捐款总额排行榜”。这就不是慈善了,
这是道德绑架加公开处刑。今年,爱心社的社长,一个叫高翔的学长,带着他的人,又来了。
高翔在我们班“演讲”得慷慨激昂,唾沫星子横飞。“同学们,想一想山区的孩子们,
他们连一支像样的笔都没有!而我们,少喝一杯奶茶,少抽一包烟,
就能给他们带去希望的光芒!”说着,他就把捐款箱,放到了第一排。班里的同学,
不管情不情愿,都陆陆续续地上去放钱。十块,二十,五十。高翔和他的人,
在一旁点头微笑,像极了收过路费的山大王。轮到我们这排了。我掏了张十块的,
准备扔进去破财消灾。然后,我看到了姜楠。她没动。她就那么静静地坐着,
看着讲台上的高翔,眼神像在看一个三级bug。一个爱心社的女生,走到了姜楠桌前,
把捐款箱往前递了递。脸上是那种标准化的、带着压迫感的“爱心微笑”。“同学,
献一份爱心吧。”姜楠抬头,扶了扶眼镜。“学姐,你好。在捐款之前,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那个女生愣了一下。高翔也注意到了这边,皱起了眉头。“当然可以,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高翔走了过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姜.终结者.楠,开口了。她的声音不大,
但足以让全班都听清楚。“第一个问题,本次捐款活动,
是否有在学校团委或学生处进行正规备案?是否可以公示备案文件?”高翔的脸色微微一变。
“我们这是学生自发的爱心活动,没必要搞那么复杂。”姜楠点点头,像是在记录什么。
“好的,那就是没有正规备案。第二个问题,本次活动募集的善款,具体的执行方案是什么?
是购买文具还是衣物?采购渠道、物流方式、以及最终的物资交接人是谁?
整个流程的财务预算和执行细则,是否可以公示?”高翔的额头开始冒汗了。
“我们……我们会统一采购,然后派代表送到山区的学校里,
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们身上!”姜楠面无表情地继续追问。“也就是说,
具体的执行方案也还没有。那么第三个问题,活动结束后,是否会进行详细的财务公示?
包括总收入、各项支出明细、以及相关的票据凭证。公示的渠道是什么?
是校内公告栏还是公众号?”高翔彻底说不出话了。他看着姜楠,像在看一个怪物。
班里也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姜楠这一连串专业到可怕的问题给镇住了。这哪是问问题。
这他妈是在做项目尽职调查。姜楠看他不说话,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递了过去。
“学长,可能我问的不是很清楚。
这里有一份***拟的《校园公益项目标准化执行流程建议书》,
里面包含了我刚才问的所有问题,以及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包括项目立项、财务透明、过程监督和后期反馈四个部分。
如果你能把这份建议书里的空白部分填上,并签字盖章,我个人愿意捐款五百元。
”高翔呆呆地接过那个文件夹。我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封面上,用宋体加粗,
清楚楚地写着:《关于提升“爱心社”公益项目公信力与执行效率的商业计划书草案》。
高翔的手,开始抖了。他可能这辈子都没见过,有人用写商业计划书的方式,
来表达“善良”。班里的气氛,从尴尬,变成了诡异的想笑。最后,高翔涨红了脸,
抱着那个文件夹,带着他的人,灰溜溜地跑了。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着脖子扔了出去。
等他们走后,班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笑声。张伟在我旁边,已经笑得趴在了桌子上。
“屹哥……我……我不行了……楠姐……她……她这是想让爱心社融资上市吗?
”我看着身边的姜楠。她已经重新打开了高数课本,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打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让她看起来依然像个文静的乖乖女。但我知道。
在她平静的外表下,是一台高速运转的中央处理器。任何不符合逻辑、充满漏洞的“道德”,
在它面前,都会被瞬间计算、分析,然后……格式化。5.她不出手则已,
一出手就是王炸高翔被姜楠一份“商业计划书”怼回去之后,恼羞成怒。
他没胆子直接找姜楠的麻烦,就把气撒在了我们整个班级上。很快,
校园论坛上就出现了一个帖子。《惊爆!计算机系某班级集体冷漠,对爱心捐款无动于衷,
当代大学生的良心何在?》帖子是匿名的,但内容明里暗里都在指我们班。
说我们班同学自私自利,毫无同情心,还说有人当众质疑爱心社的动机,
侮辱了所有志愿者的心血。下面跟了一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现在的大学生真是越来越精致利己了。”“连几十块钱的爱心都不愿意出,可悲。
”“那个带头质疑的,是想出名想疯了吧?”高翔还在帖子下面,用小号装作“知情人”,
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一时间,我们班成了全校的众矢之的。班长刘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班级群里疯狂艾特全体成员。“大家快想想办法啊!这影响也太坏了!
我们不能就这么背黑锅啊!”“要不我们去找发帖人理论?”“没用的,人家是匿名的,
怎么找?”“那我们也在下面回帖澄清?”“更没用,会变成无休止的骂战,只会越描越黑。
”群里吵成一团,谁也拿不出个主意。我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姜楠。她正在看手机,
脸上没什么表情,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我猜,她也在看那个帖子。但我一点都不担心。
我甚至有点期待。因为我知道,当这台人形精密仪器开始收集数据的时候,就意味着,
有人要倒大霉了。果然,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姜楠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刘凯,
不用慌,问题不大。我已经把证据整理好了,你用班级的官方账号,去论坛发个新帖子就行。
”说着,她甩出来一个压缩包。刘凯愣愣地问:“什么证据?”姜楠:“点开看看就知道了。
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关于“爱心捐款”的几点事实澄清与技术探讨》。”我好奇心爆棚,
立刻下载了那个压缩包,在电脑上解压。解压完,我傻了。里面是三个文件夹。
第一个文件夹,叫“爱心社近年财务状况分析”。里面是一份详细的Excel表格。
姜楠竟然把爱心社过去三年所有公开过的捐款总额、活动开销,全都扒了下来,
做成了一份数据分析报告。报告用各种图表,
清晰地指出了他们财务上的几个疑点:比如行政开销占比过高,
物资采购价格远超市场价等等。表格最后,还有一个数据模型,
预测了他们今年的“经费缺口”。第二个文件夹,叫“高翔学长个人背景调查”。我点开,
手都抖了。里面是高翔的个人信息。从他入学的成绩,到他挂过的科,
再到他利用社长身份给自己加的各种“优秀干部”学分。
甚至……甚至还有他小号在各种论坛、贴吧的发言截图。
其中就包括了他在那个黑我们班的帖子里,煽风点火的言论。IP地址,发言时间,
一清二楚。第三个文件夹,最恐怖,叫“原始数据包”。
里面是一堆代码文件和一个说明文档。我点开说明文档看了一眼。
“本数据包内含一个小型爬虫程序,用于抓取校园论坛特定ID用户的历史发言记录,
并进行数据关联分析。程序开源,无毒无害,欢迎技术交流。”我浑身的血都凉了。
这女人……她……她竟然为了这点破事,专门写了个爬虫程序,把高翔的底裤都给扒下来了!
刘凯在群里发了一串省略号。“姜楠……你……你是黑客吗?”姜楠回复了一个?。“?
这只是最基础的数据搜集和分析。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系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全班同学,
在屏幕后面,集体沉默。我们感觉自己跟她上的,可能不是同一个大学。半小时后,
刘凯颤抖着双手,把姜楠给的“王炸”,发到了校园论坛上。没有谩骂,没有撕逼。
就是冷静地摆事实,列数据,附证据。帖子发出去不到十分钟,论坛炸了。风向,瞬间逆转。
“***,这他妈是技术流下场撕逼啊!太硬核了!”“心疼计算机系,原来在他们眼里,
我们吵架就像原始人互丢石子。”“高翔这个B,平时就装得人五人六的,
原来背地里这么恶心!”“求那个爬虫程序源码,以后撕逼用得上!
”之前那个黑我们班的帖子,被愤怒的学生们冲烂了。高翔的几个小号,
也被技术帝们扒了出来,公开处刑。第二天,学校学生处就介入了调查。爱心社被勒令整改,
高翔当众做了检讨,社长的位子也丢了。一场泼在我们班身上的脏水,
就这么被姜楠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洗刷得干干净净。甚至,
我们班还因为“理性、克制、以理服人”的대응方式,被导员在年级大会上公开表扬了。
刘凯站在台上念检讨,啊不,念经验分享的时候,腿都是软的。而始作俑者,姜楠同学,
正坐在我旁边,戴着耳机,在看一门关于“网络舆论情绪引导”的公开课。
我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以后,谁要是惹了这尊大神。别说怎么死的了。
恐怕连自己的坟,都得自己用代码刨。6.她的寝室关系,是一份“合租协议”解决了外患,